這項能力,會伴你一生!(推薦閱讀)

在小學課本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和時間賽跑》,

是著名作家朱自清老師的文章

文中是這樣寫的: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我問。

  “所有時間裡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說。

  爸爸等於給我說了一個謎,這個謎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比“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以後,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裡看著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我看到鳥兒飛到天空,它們飛得多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這項能力,會伴你一生!(推薦閱讀)

偶然間又看了一遍這篇文章,突然間感覺時間流逝的太快了,不知不覺間,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變成大人了。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了。小時候一天天的過;上學時一個月一個月過;大學後一學期好像沒幹什麼就這樣過去了;工作以後,一年好像越來越快。春節的時候時候和我的爺爺奶奶聊天,他們都在談論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好像就發生在昨天。

後來就著這個問題翻閱了一些資料,有一個簡短的詞語來解釋:時空扭曲

大致的意思指的是主觀感覺時間的流逝隨著年齡開始加速,而且越來越快,一發不可收拾。

其中有一個解釋比較有趣:

五歲的時候人的記憶有五年,這時候過了一年,到了六歲,記憶增加了五分之一。六到七歲,記憶增加了七分之一。以此類推,到了30歲的時候,過一年便增加了三十分之一。

時間雖然說還是那麼長,但是你的參照物變了,所以就感覺時間變得快了。


說不定等到了70歲的時候,一年的記憶只增加七十分之一,那時候就會變得更快了。

如果我們仔細回憶一下,童年時候課間休息十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現在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可能喝個咖啡,玩一會手機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小時候感覺寒暑假特別漫長,現在一年不就是那麼幾個節日嘛,一眨眼就沒了。

這項能力,會伴你一生!(推薦閱讀)

看過一本書,叫《學習的革命》,裡面講述了一個小孩子在0到6歲的時候,那時候的學習能力要超過後面幾十年的總和,以為在幼兒的時候,接觸的所有東西都是“新事物”,所以大腦的“總記憶”在突飛猛漲。

到我們成年後的工作和生活,其中很多時候都是在做簡單的重複,可能你現在知道的時候是你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就學會的。

所以從主觀上接觸的“新東西”少,自然就感覺時間加快了。

如何打破這樣的屏障?如果說你所熟悉的事物彷彿是一個黑洞,在不斷加速消耗,透支你的時間。

舉個例子,當你走出辦公室,走出你現在熟悉的地方,去巴黎待上幾個月,你就會發現時間不是那麼好“應付”的,星期三過完可不是快要星期天了。你就會覺得比你在公司待一年的時間還要長,回來之後恍如隔世,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

這項能力,會伴你一生!(推薦閱讀)

我認為這種應對“時空扭曲”的能力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本領之一,掌握了這項技能,你就能跑贏時間。就會在你個人的生活中,能延長主觀生命,提升你人生的寬度和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