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幾年前,一位異常焦慮的母親跟我談她的兒子,她總是擔心如果孩子在困難時沒人幫忙,會自暴自棄。她想給兒子提供更多的幫助,但又總被兒子拒絕。

她的焦慮,讓我們一起回顧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她感謝苦難給了她堅強剛毅的人格和成熟睿智的思考,卻不希望孩子再經歷這種苦。

她說:那時我沒有好的條件,現在有了,不想孩子再受那些苦。在她過去人生中許多艱難的時刻,都是靠自己一個人苦撐過來,這一點孩子也非常像她。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為什麼母親可以在迷茫中走過一條自我找尋的路,而孩子卻不可以這樣成長呢?母親的初衷甚好,只是她千辛萬苦才收穫的幸福生活,對於一個沒經歷多少歷練的年輕人來說,又哪能輕易珍惜和懂得。她的幫忙不僅不被感激,還被兒子視作成長的束縛。麵包店老闆的兒子呂克中學畢業就留在麵包店幫忙,他最大的理想卻是上醫學院。

他知道父親老了,家裡還有妹妹需要照顧,他不得已承擔起照顧家庭的擔子,向現實妥協。這樣的生活只剩下責任,毫無快樂可言。

直到他父親知道了他的夢想,經過劇烈的內心衝突後,父親把他從麵包店解僱了,將他送到了理想中的醫學院,對他說:這才是你應該呆的地方。你要是發現你當醫生跟當面包師傅一樣蹩腳,那就回家來,這一次,我會好好把手藝傳給你。

從這時起,呂克的人生才真正開始活過來,他一改往日睡眼惺忪的樣子,而是對未來充滿了激情。

直到他通過醫生的專業考試,直到他感覺生活越來越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時,他迷茫了。

一次偶然機會,他為大家烤麵包,再一次體驗到那份久違的滿足,也終於決定回到父親的麵包店。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當呂克經歷過,無限地接近自己的夢想,他才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是做一個普通的麵包師傅。

迷茫不過是因為對選擇的恐懼,對未知的恐懼,對機會成本的擔憂和對自己的拿捏不定。很多時候我們說迷茫,就像那個老梗,拋硬幣,拋出的那一瞬間你你便知道心裡想要的是哪一面。或者再拋第二次的時候你就知道第一次的結果並不是你想要的。

橫看豎看,

迷茫的背後不過是少了一點勇氣。

而少一點勇氣並不難解決。

找出迷茫的本質問題,然後列出ABCD幾個選項來分析,你會發現你自以為有很多選擇的迷茫其實你並沒有什麼選擇的餘地了,我們一般情況認為自己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時,都會忘了十字路口有紅綠燈,跟著燈走就行,其實你並沒有什麼多餘的選擇。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所以,上學並不迷茫,你的分數決定了你的選擇。畢業也不迷茫,你的專業愛好和膽識決定了你北上廣還是回家鄉,跳不跳槽很簡單,薪水已經決定了去向,至於其他的問題就更容易了……

理論上分析,我們的迷茫都挺好解決的。只是現在更多的迷茫其實是焦慮,所以總是有人心急火燎的問,迷茫怎麼辦,怎麼辦,到底怎麼辦!

怎麼辦?

我不知道。

我十八歲的時候踩著月亮站在街邊和一群社會無業遊民一起吃小髒攤兒,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特迷茫。現在快三十了,我以為自己穿著得體進國貿三期喝下午茶,可以俯瞰著整個北京的時候,卻猛然發現,更迷茫了。

真的,迷茫。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並不說你長大了,工作了,結婚了,有娃了,過上穩定的朝九晚五就不迷茫了。不是的。你可能有了短暫的踏實和穩定,但是每個人都是帶著焦慮的迷茫。因為未來總是未知的,未知催動著我們的好奇和探索,也帶給我們陌生和恐懼。

不要喋喋不休的追問了,在生活裡,職場中,情場上,我們人人都迷茫。

迷茫到底怎麼辦?

你聽我的,彆著急,先躺下。喘口氣。

把迷茫往一邊放放,放涼了,就忘了。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真沒逗你,彆著急,先躺下,放一邊。你看前方離自己最近的目標在哪裡,完成這個,再思考下一輪的迷茫吧。

我們會擁有短暫清醒,大幅度迷茫的一生。

這不丟臉,這很正常。

你先躺下,別瞎緊張。

對,

你覺得的沒錯,

最好躺在喜歡的人身旁,

喜歡的人很好,

是穩定劑,

能暫時緩解你的迷茫,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值得一試。

如果他也喜歡你,

迷茫便可以退卻大半了,

這大概就是惺惺相惜的力量。

老問別人迷茫怎麼辦?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