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南海的日本准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從去年5月份日本“出雲”號前往南海巡航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準航母”出現在南海的頻率逐漸增加,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4日報道,此次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的是“準航母”“加賀”號及一艘護衛艦,預計將於9月啟程,進行為期2個月的出訪和訓練,並前往南海及印度洋巡航,其間將參加多國聯合演習和訓練。

來南海的日本準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巡航、演習、訪問——日本“準航母”在南海很忙

 海軍專家李傑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日本派遣“出雲”號、“加賀”號進入南海長期活動標誌著其體系化、大規模介入南海的開始,是日本欲在亞太及南海問題上充當美國副手的象徵,具備標誌性意義。

其實,無論是之前來南海的“出雲”號和這次的“加賀”號,都是用曾經參加過侵華戰爭的舊艦命名的。“出雲”號很多網友都有認知,抗戰時連斧頭幫幫主都親自出馬決心炸沉的就是這一艘。而“加賀”號其實對抗戰的實際影響更大些:當年中國海軍那點可憐的家底就是這艘航母摧毀的。

  • Tips:加賀號前身的前身

1920年,日本國會批准了“加賀”號戰列艦的製造申請,以落實八八艦隊的計劃,即八艘戰列艦、八艘裝甲巡洋艦。

來南海的日本準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加賀號前身的前身:曾計劃是艘戰列艦

然而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由於條約限制,日本不得不廢止“八八艦隊”後續艦的計劃。加賀級“土佐”號停工,後來被當作“射擊試驗標的艦”——即靶艦處理,而“加賀”號原本也將面臨同樣的命運。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和“赤城”號一樣預定改造為航空母艦的原戰列巡洋艦“天城”號在1923的日本關東大地震中嚴重損毀被迫拆除。結果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的“加賀”號頂替上陣,接受了改造後成為一艘航空母艦。由於“加賀”號原本是一艘標準排水量達39900噸、主裝甲帶280毫米/12度、主水平裝甲120至160毫米的戰列艦,改造後的“加賀”成為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和“赤城”號一同編為第一航空戰隊,簡稱一航戰。

來南海的日本準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造出來的加賀號,使用三段式飛行甲板

兩次侵華的急先鋒

  • 第一次:在1932年一二八事件時,以混合艦隊的方式編入對上海作戰的戰列中,當時艦上的三式艦上戰鬥機除了對上海轟炸外亦發動了史上第一次的艦載戰鬥機空戰,1932年2月5日,6架三式艦上戰鬥機與4架十三式艦上轟炸機與中華民國空軍的4架O2U偵察機發生空戰,但是雙方皆未遭到擊落;2月22日,“加賀”號所屬生田乃木上尉所駕駛的三式艦戰機擊落了美國籍駕駛員所駕駛的波音218,2月26日,“加賀”號的2架十三式艦上轟炸機在攻擊機場時遭到擊落,無論是擊落對手還是遭到擊落“加賀”號的艦載機部隊都是首開日本帝國海軍之先。
  • 第二次:在1937年爆發的中國抗日戰爭時,“加賀”號再度到上海外海支援日軍作戰,更加瘋狂地襲擊中國大陸, 上海 、南京、 南昌、 成都等地均有“加賀”號的艦載機出沒。

9月15日,“加賀”號部分艦載機轉移至上海公大機場。這些戰機與“加賀”號上起飛的戰機又參加了9月22日-25日對中國海軍江陰封鎖艦隊的空襲,摧毀了幾乎整個中國海軍。

隨著廣州淪陷,中國戰場的戰鬥開始向內地發展,日本航母紛紛撤回國內,為對美開戰做準備。

偷襲珍珠港,身死中途島

比起在中國地區的戰鬥,“加賀”號隨後的故事更加廣為人知:1941年12月7日凌晨,搭載著日本新銳戰機的日本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六艘,起飛了第一攻擊波183架飛機,偷襲珍珠港。第一波轟炸成功後,7時73分,第一波攻擊隊發回“虎虎虎”的信號,168架飛機作為第二攻擊波再度出擊,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然而在日軍損失的29架飛機中,“加賀”號就佔了15架。

當然在如此巨大的戰果面前,“加賀”號的損失不值一提。珍珠港事件後,“加賀”號參與了拉包爾空襲、卡維恩空襲。1942年2月19日,“加賀”號參與空襲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結果任務結束後在帕勞港觸礁,被迫回國修理,錯過了之後的印度洋空襲、珊瑚海海戰等戰鬥。

來南海的日本準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加賀號被擊沉的繪畫作品

雖然一直風光無限,“加賀”的末日卻在不期之間突然到來。1942年6月4日,在中途島海戰中著名的“命運的五分鐘”裡,“加賀”號身中4枚炸彈,全艦起火,並在4個小時後被美國潛艇的魚雷擊中,最終於夜間沉入了大海。

作為舊日本海軍的核心航母之一,“加賀”號承載了那一代日本軍人與狂熱國民的希望,也在日本無限擴張的野心中早早破滅。至於今日的“加賀”能走多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南海的日本準航母“加賀”號不簡單!當年曾摧毀了整個中國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