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诗词闲话111-高适对联“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赠与了奸臣

北京的一个商家,门口挂了一幅对联:“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这副对联背后还藏有一个遇人不淑的故事,大诗人高适因此而蒙羞。

一、高适的排律中的一句诗

这两句诗来自于高适的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虽然是乐府的古题,但是高适是以排律的诗体写成,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以外,必须要严格的对仗。

因此“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是一副严格遵守格律的对联,所以被商家当作门联悬挂。诗是好诗,句是好句,只不过您如果知道这副对联是写给谁的,恐怕会不宜为荣。

老街诗词闲话111-高适对联“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赠与了奸臣

二、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

德以精灵降,时膺梦寐求。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资高论,岩廊挹大猷。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

豁达云开霁,清明月映秋。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阶砌思攀陟,门阑尚阻修。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难投。

迹与松乔合,心缘启沃留。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幸沐千年圣,何辞一尉休。折腰知宠辱,回首见沉浮。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

上面讲过,这是一首严格的排律,全诗押尤韵,黏连、对仗、平仄无一处纰漏,这在初盛唐时期比较难得,比如李白的乐府诗《关山月》虽然也是以排律写成,但是有两处没有对仗,不如高适这首如此的严谨。

第三句和倒数第二句,“谢安石”“与霄汉”都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平平仄平仄;第十一句“能为吉甫颂”用的是平平仄仄仄(吉是入声字),这种句式叫做三仄尾,也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这两种变格在唐朝当作格律诗的正格使用。

老街诗词闲话111-高适对联“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赠与了奸臣

三、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

这两句是标准的律句,对仗工整,天地对江湖,庄周对范蠡,马对船,没有虚词都是实词相对。

天地之间行庄周之马,江湖之上放范蠡之舟,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古读书人常常行走在归隐与入世之间,论语中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仕途不顺的人往往用道家的思想来自我解脱。

范蠡功成名就后, 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退隐江湖。据说后来经商成巨富, 自号陶朱公。 因此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江湖范蠡船五个字挂在商家的门口也不奇怪。

庄周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这副对联主题是赞扬自由自在的人生,向往庄周和范蠡那样的生活。实际上是在陈左相去职后,高适写的一首疏导对方的诗:不当宰相没啥了不起的,去做庄周和范蠡吧,放舟江湖也能过神仙一般的日子。

老街诗词闲话111-高适对联“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赠与了奸臣

四、庄周的马不简单

在《庄子》书中的马并不简单, 关于“马”的描写有好几处,最符合本诗的应该是《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逍遥游》来看,”天地庄周马“中的”马“,是“生物之以息相吹”的“野马”,不由让人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从高适原诗的后两句“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来看,这里的“庄周马”,不是真实的马,是指天地之间的一种生生不息的气息。

老街诗词闲话111-高适对联“天地庄周马 江湖范蠡船”赠与了奸臣

五、陈希烈其人

这首诗的结尾是: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风尘与霄汉,瞻望日悠悠。看来高适是在陈希烈罢相之后写的这首诗,用来宽慰这位曾经被誉为"苍生谢安石 ,天子富平侯”的朝廷重臣。虽然官场失意,但是“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不过这位陈希烈同志没有“去此从黄绶,归欤任白头”,而是晚节不保。在安史之乱中,投降叛军并被授为宰相,两京收复后被朝廷赐死。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将陈希烈列入《奸臣传》。

结语

可惜了高适,费尽苦心写了一首好诗,没想到竟被打了脸,真应了白居易的那首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