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巨變與競爭白熱化

麥肯錫《重新定義新零售時代用戶體驗》研究表明,中國消費者不僅看重全渠道購物的靈活性,還希望能乘興之所至,隨時隨地隨性購物,麥肯錫將此稱為“場景觸發式購物”,顧客能即時買到心儀的商品。購物的衝動來去如風,零售商必須在消費者改變主意前打動他們,才能增加銷量。

生活家居零售品牌的興起

在家居零售業,場景式購物宜家和無印良品是最早的踐行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消費者的印象中,家居生活零售似乎就是大型超市和路邊十元店。1998年宜家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一種全新的家居生活的售賣方式,成為年輕人的追求與喜愛。

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鉅變與競爭白熱化

而緊跟其後的是無印良品,由於中日文化的滲與越來越深,無印良品作為東洋文化的輸出者,這一品牌首先在上海小資與青少年中得到傳播,從生活用品到家居的一站式服務,徹底顛覆了家居零售的落後狀態,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

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鉅變與競爭白熱化

顛覆中國零售的互聯網品牌——小米之家、網易嚴選

首先提出顛覆零售的都是天貓京東電商巨頭們。生意的本質就是流量模式,各大電商平臺在流量觸頂後,開始意識到只有實體零售企業才是流量最大的入口,擁有了實體零售企業就佔領了流量高地,於是互聯網巨頭爭相瘋搶實體零售企業,以擴大自己的流量地盤。

與傳統門店相比,互聯網企業開店的好處是懂得流量與粉絲的經營。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通用戶數據提升效率體驗。就拿網易嚴選來講,目前已經與500多家工廠企業進行了合作,單純做線上業務的話對於他們的物流壓力巨大。當地的工廠直接與線下店進行對接,物流需求就將大大緩解。

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鉅變與競爭白熱化

顛覆中國零售的線下新潮品牌——名創優品、NOME

創立於2017年的NOME,與名創優品的發展相比,幾乎不值一提。NOME越來越火的原因,起因是因為一場標誌官司惹起來的。

作為傳統店面的衰落,對面網商巨頭的來勢洶洶,倒逼企業在產品設計與店面裝修服務體驗升級,在產品質量與性價比中殺出一條血路。確定好了自己的設計,再委託製造商進行生產,不斷優化自己的產業鏈與店面規模的匹配度與指數化增長。與互聯網企業不同,傳統店面要求資金與規模效應,在快速擴張加盟才能獲得與資本市場與供應鏈的討價還價的空間。

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鉅變與競爭白熱化

NOME家居只有一家門店時,就得到來自徐新的今日資本2.3億元投資,而徐新所稱的NOME家居的優勢,又與名創優品相似。設計總部在瑞典,全球運營中心在廣州,後者負責供應鏈整合,包括門店的運營。主要是家居,採用‘類宜家’模式,從研發、設計、供應、銷售於一體,包括傢俱、家居、食品、服裝均有涉及。

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企業對店面運營的更熟悉多年的深耕和沉澱,憑藉核心技術和供應鏈壁壘,可以快速減少試驗的成本,走得更穩重更長遠。

未來終極的競爭:線下線下的零售融合,看誰能堅持笑到最後

無論是名創優品還是NOME,無論是小米之家還是有品,無論是網易嚴選還是網易線下店,說到底從用戶需求出發,為用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優質商品。誰能堅持走到最後,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商業觀察:NOME品牌火熱下,是新零售格局鉅變與競爭白熱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