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最近,在社交媒體、視頻網站上,網友紛紛曬出自己“社會人”的身份。

不看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在微博上,#小豬佩奇#話題的閱讀量超過兩億,帖子達到上千個;而在視頻網站愛奇藝上,《小豬佩奇》動畫片累計的播放量達到131.2億次。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令人奇怪的是,《小豬佩奇》在孩子們中間已經全球流行好幾年了,並且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兒童動畫片。但在國內卻莫名其妙的火了,連成年人都知道了《小豬佩奇》,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呢?

曾經的營銷傳播《引爆點》一書,解析了很多社會爆品與事件流行,認為所有的流行風潮包容了以下三個條件才可以成立,它們分別是:附著力因素法則和環境威力法則、個別人物法則。因此,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借鑑。

一、附著力因素法則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成為一個社交貨幣之前,首先是一句廣告語。

“小豬”與“社會人”,本是不相干的兩個詞,但卻使得它不同反響,具有感染性與附著力的消息。簡單動畫片與複雜社會的詞彙關聯,讓人產生無窮聯想,加上語句對稱,朗朗上口又簡單好記。

簡單的信息包裝,使信息變得令人難以抗拒,能長時間留在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通過社交網絡的傳播,於是從家庭婦女群體開始影響到社會上的年輕群體。

二、環境威力法則

環境威力法則認為,人對自己周圍環境的敏感程度比他們所表現的更為強烈。我們內在行為會屈服於強大的情境,我們身邊的朋友、同事、鄰居都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並改變著我們的行為方式。

三、個別人物法則:聯繫人、內行與推銷員

聯繫人

聯繫員具有多才多藝的表演天賦,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與活力於一身。具體來講,有很多人在社交方面充當了傳播的角色,使小豬佩奇成為了一種年輕人的流行文化。在這方面,可以是孩子們的媽媽們或明星們,更容易成為模仿的對象。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內行

內行是指行業內的專家,特別是廣告或媒體行業具有信息製作能力的達人們,他們對時尚趨向觸覺很靈敏,對意識到了並懂得什麼信息可以火,模仿與繁殖能力強,願意為大眾自發傳播與製造好的內容。

1、小豬佩奇的社交表情包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2、小豬佩奇的社交短視頻

在社交平臺火爆之後,視頻平臺成為了小豬佩奇的下一個爆點。B站鬼畜區,多個網友製作的《小豬佩奇》視頻播放量超百萬;同時,方言版本的《小豬佩奇》視頻進一步助推了它的火爆。

最大的爆點來自短視頻平臺。2017年底,一則將小豬佩奇畫在背上的短視頻,引發了小豬佩奇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火爆。隨著“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口號喊響,小豬佩奇也成了成年人圈子裡的明星。

推銷員

具體來講,就是把IP商業化,通過各種說服力讓人們購買相關產品,各種小豬佩奇玩偶、手錶、紋身、玩具,成了社會人的標配。比如優衣庫發佈了小豬佩奇聯名版嬰兒睡衣,而在電商網站上,小豬佩奇的紋身貼、玩具、零食等產品,動輒就是月銷量過萬,此外還有線下的店鋪都充斥著小豬佩奇的產品。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營銷洞察:社會人《小豬佩奇》的引爆到底有哪些值得可圈可點之處

不光是《小豬佩奇》,像之前火的APP《旅行青蛙》也可以用這個套路去一一分析。

因此,也可以這麼理解,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一夜爆火,除了運氣之外,更多的是商家對大眾心理的充分洞察與需求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