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全國卷Ⅱ作文|英雄莫問來路,分數莫問出處,行嗎?

[按]讀2018高考全國Ⅱ作文題,聯繫對教育的思考,寫一點感受,算是一篇下水文。

2018高考全國卷Ⅱ作文|英雄莫問來路,分數莫問出處,行嗎?

每年高考結束,各種各樣的榮譽榜就開始陸續公佈了,什麼清北率,重點率,優秀率,升學率等等,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全科狀元,單科狀元等等,反正所有這一切都要圍繞著分數來轉。

為什麼?因為這對教育主管者而言是政績,對學校而言是口碑,是新一年招生的資本。但是有了這些看似光鮮的成績,就意味著教育的成功嗎?

我們津津樂道於學科成績排在第幾位的時候,但有沒有哪位教育者願意去思考一下這個成績是如何得來的?

是高投入高產出,還是高投入低產出,亦或是低投入高產出呢?看看那摞成小山一般的卷子就知道答案了,看看學生們那蒼白的小臉就知道答案了。

當高考結束,學生們把書撕得粉碎,紙張雪片一樣從教學樓上飛下來的時候,我們能說我們的教育成功了嗎?當學生終於考上大學,於是60分萬歲的時候,我們能說我們的教育成功了嗎?

我們津津樂道於關於高考的各種“率”如此光鮮的時候,有沒有哪位教育者願意去透視一下這各種率背後的潛規則呢?

有多少學生因為成績不好,被通過各種手段排除在最終的分數統計之外,甚至就不允許他參加高考了呢?對比一下平時的上課人數和最終公佈的高考成績的人數就知道答案了。

當我們震驚於馬加爵,藥家鑫,林森浩等這些人出現的時候,有沒有哪個學校出來道歉說我們只關注了成績,而忽視了他們的健全人格的培養呢?

除了這些考上大學的所謂優秀學生,那些在基礎教育階段,因為教育者只關注分數而心理受挫,沒有機會考上大學,產生敵視社會心理的人又有多少呢?他們對社會又有怎樣的危害呢?我們有人做過認真的統計和研究嗎?

我們津津樂道於押中了高考作文題,告訴學生什麼樣的作文可以在考試中拿高分的時候,有沒有哪位教育者思考過為了拿高分而堂而皇之地說假大空的話的危害呢?

學生在這種拿到分數才是王道的思想薰陶下,熟練準確地把握哪些話語屬於“思想不健康”,不符合“主流價值觀”,於是在作文中自我閹割,只問利害,不問是非,這樣的教育難道不可怕嗎?

一個充滿了假話空話套話的社會,難道有誰會最終從中受益嗎?一個把說真話當成是英雄的社會,難道不是一個病態的社會嗎?當然,慫恿別人去說真話,而自己卻在假大空的面具下嗜血,就更為可恥。

只看到了機身中彈多的地方應該加強防護,但是沒有看到飛機的心臟部分更需要防護,整個產線設計思路出了問題,可能會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嗎?

當我們的教育只圍繞著分數打轉,不把“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放在第一位,不把“人心”的培育放在第一位,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呢?

我們的教育也需要沃德式的真專家,能夠透過大數據的迷霧看到背後的真問題。還是從光鮮的分數迷夢中醒一醒吧,英雄要問來路,分數更要問出處!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公眾號“水寒說語文”,閱讀更多文章,和原作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