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生活中總是有些人對白斑存在誤區,很多白斑初發患者都認為白斑就是白癜風,故而在發病初期單純以“我以為”進行自行用藥。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白癜風是一種典型的皮膚白斑病,但是對不同人、不同部位,不同的疾病也會有看似相近的白斑症狀,簡而言之,就是白斑不一定是白癜風。

白癜風的“面上功夫”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多發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徵,中醫醫學上稱之為“白癜”或“白駁風”。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白斑症狀

白斑表面光滑,長有白斑的部位無皮屑產生,皮損部位也不會發生萎縮,境界較之清晰,症狀明顯,比較容易鑑別診斷。

體感症狀

通常來說,白斑部位無瘙癢感,患了白癜風后,大多數患者都不會出現皮膚瘙癢等異常感覺,白癜風是一種無自覺性的皮膚病。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顏色症狀

白癜風具有很強的擴散性,白斑大面積擴散後,皮損部位的黑色素也會大量脫失,導致皮損白斑有顏色差異。

分佈症狀

白斑分佈部位各異,在發病初期,白斑多分佈在面部、頸部、手背、手臂等較明顯的部位,容易被及時發現。另外,腰腹部等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也時常會有白斑分佈。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在出現白斑的時候,不要自行定論,臨床中存在多種與白癜風相似的疾病,為避免患者誤診誤治,發現白斑後及時進行精準檢測確診病情。

白癜風的“類似”白斑

臨床上,許多疾病的症狀也為皮膚白斑,故而很多人將其誤診為白癜風。

貧血痣

一般自幼發病,多為單側分佈或侷限在某一部位,很少繼續擴大,色澤為色素減退非色素脫失形成的淡白色斑。

花斑癬

俗稱汗斑,真菌感染引起,多見於春夏季,為淡白色圓形或卵形斑,多發於頸、軀幹、上肢,白斑表面往往有鱗屑,出汗後症狀尤重。

白色糠疹

俗稱蟲斑,多見於幼童,邊界不清,表面可微隆起,覆少量細小鱗屑,經數月或更長可自行消退痊癒,好發病於顏面部。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盤狀紅斑狼瘡

好發於面頰及唇部,愈後常留下界限清楚的暖色性斑片,斑片有萎縮及毛細血管擴張,有時可有粘著性鱗屑。

白化病

屬遺傳性疾病,全身皮膚、毛髮和眼部組織色素均為先天性缺乏或減少,毛髮呈純白色、銀白色等,易於白癜風區別。

黏膜白斑

多呈網狀條紋或片狀,為白色角化性損害,常劇癢,目前將黏膜白斑考慮為黏膜部位的癌前病變,故發現黏膜白斑一定要引起重視。

是白不是“癜”,是“癜”要明辨

除以上幾種常見易與白癜風混淆的疾病,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如:無色性痣、麻風白斑、老年性白斑等也易與白癜風混淆,因此一旦出現白斑,一定要到專業醫院進一步檢測確診,避免耽誤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