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當下,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科技革命風起雲湧,傳統的服裝設計觀念和格局逐漸被全新的消費市場體系所擊破和替代,多學科、多領域、跨文化的設計教育與實踐勢在必行。為了深入挖掘與解讀當前服裝設計教學研究的前沿問題和教學體系,5月17日,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交流分享會在751D·PARK不拘講堂舉行,本次分享會以“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主題,緊密圍繞新時尚產業發展、創新課堂教育、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等課題進行創新性研討。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本次分享會由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鬍迅教授主持,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江南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蘇州大學、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西安工程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江西服裝學院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共計60餘人齊聚一堂,深度研討交流設計課堂上的教學方法。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黃李勇-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系主任、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服裝設計系主任、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黃李勇從時尚教育落地、新人獎和服裝設計賽事等角度進行率先發言,他認為教學落地是時尚教育的重要組成版塊,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開設“時裝產業討論”的課程,教育的訴求不僅是培養合格的服裝設計師,更多的是服務於學生就業。對於當下學子們趨之如騖的設計比賽,他認為,在比賽過程當中,學生們不應該為名次而比賽,而更應該是對服裝設計充滿激情而參賽。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賈璽增-博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級精品課程、清華大學精品課程“中國服裝史”

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賈璽增博士從歷史文化與流行時尚的視角出發,闡述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對現當代服裝設計的借鑑作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青年設計師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瞭解與研究,對於提高其服裝設計水平,深化時裝設計內涵,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在聚焦於中外歷史文化傳統的同時,賈璽增博士認為設計也需立足於當下,關注國際流行時尚趨勢。當代流行時尚體系是波段性的,每個波段有不同的主題。為此,青年設計師進行設計創作時,要適當選擇流行主題,而不是自己去杜撰元素。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劉衛-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那麼,如何將道和技達到真正融合呢?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劉衛認為現代的信息快速發展、科技急速進步、社會價值呈現出多元化的變革的時代,學生們除了學習書本知識之外,更需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動手能力、團隊互動能力以及正確的社會價值。而北京服裝學院的教學定位恰巧就是為設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培養應用型的專業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既強調傳授理論知識,同時也要充分發展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郭家琳-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副系主任、上海服裝行業協會理事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系主任郭家琳對此頗具共鳴,她認為設計教育對人才培養的清晰定位極為重要。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法埃菲時裝設計師學院的教學目標是培養綜合實踐的人才。未來,也許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成為服裝設計師,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學院內多元化的時尚活動或者企業合作項目,去挖掘自身的興趣點。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李瓊舟-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服裝系副主任,副教授

來自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服裝系的李瓊舟副主任就文化傳承這個問題,以蘇州刺繡、戲曲、絲綢、緙絲等很多本土文化做了一些思考,她認為在教學和培養過程當中,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會有意識地側重,將這些文化傳承的內容嵌入到教學模塊當中,不斷的提示學生需要知道的文化傳統,需要學生去了解你所在的這塊土地上,有哪些文化亮點是屬於我們本土的。而不是通過互聯網各種各樣的國外資訊進來,看到地球對面發生的一些的時尚現象。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陳孟超-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教研室主任

對於北京服裝學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來自廣東職業技術學院的陳孟超主任感觸很深,關於職業院校的教學研究,他談到“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更多的職業技能。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正重新制定人才培養和課程的方案。根據學生們對教學的接受程度以及從實用角度上他們應該掌握的崗位技能知識,倒推出來我們三年內應該教授哪些技能,儘量對接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蔣昳-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染織與服裝設計系專業教師

來自中國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蔣昳老師,認為雖然身為本屆學生的畢業導師,她覺得每個人,每個設計師都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自己的設計的感覺,作為老師我們教給學生的是設計方法,而不是設計理念。我們應該在教學方面有一個引導比如開設一些關於傳統紋樣的課程,和國際紋樣大賽這樣的活動以及做一些跟非遺文化傳承有關係的教學,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學生,讓他們對本土的一些文化有深入瞭解。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張春海-武漢設計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服裝設計系教師

來自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的張春海老師介紹了他們在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模式的成功經驗,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積極開展一些國際合作與交流,聘請一些名人,行業的專家參與人才培養。學院在創意落地,以及產業人才輸送上高度重視和積極實踐。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潘春宇-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副院長

來自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潘春宇副院長就本次大學生時裝週舉例,他認為大學生時裝週有東北風、西北風、江南風、中原風、華南風等等不同的風格,這裡面涉及到教學的地域性的問題,本土文化落實到我們教學體系當中,一個是拔高,一個是落地。這就需要把我們人才培養的工作做細,做紮實,做到有個性化的培養。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彭薈-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工學部主任)

來自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彭薈主任談到職業類院校培養的人才是針對企業的需求來進行培養的。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要突出的地域文化特色,將文化融入到人才培養內涵建設當中。湖南服裝行業相比較沿海地區,可能相對弱一點。所以在校企合作這一塊,也是我們要一直努力加強的。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徐平華-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講師、博士

來自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的徐平華博士,以自身工作的一個經驗角度來談到應用型的和人才培養方面,包括我們的設計應當是怎麼樣去做,文化是需要的,科技也是需要的,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立足於企業的需求,可能人才的培養涉及的面就要被拉大。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陳龍-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學院副教授兼毓秀泰德設計總監

來自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學院副教授兼毓秀泰德設計總監的陳龍老師,以參賽的過來人身份去引導大家參加服裝設計大賽不要單單注重結果,要享受參賽過程,享受交流和學習。而且他告訴學生們說服裝設計不是一個單打獨鬥的過程,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通過賽事也好,通過校企合作,通過工作室教學的方向,都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韓蔚-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教師

來自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韓蔚老師以新時代的人才培養這個設計主題,從個人教學的角度,簡單做了一個理解和分享。她認為在培養學生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是去引導他們去思考,設計的價值是什麼?而不僅僅是在教學當中去教學生們做一些面料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設計理念在生活當中能產生社會價值。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呂釗-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

來自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呂釗副院長認為一個教師團隊的構建非常重要,專業的定位,團隊的構成,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現在行業的變化特別快,包括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責任和態度。其實現在很多企業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在積極地去通過一些文化的挖掘和理論及概念的挖掘,能夠讓這些企業更多地找到商業價值。特別在這個新經濟條件下,給到我們更多設計培養的空間。

新時代、新人才培養模式—全國知名時裝院校教師分享會在京舉行

不知不覺,短短兩個小時的交流時間一晃而過,各位教師對當下設計教育各抒己見、群策群力,聚焦設計教育發展與創新的同時,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深度交流與共享,加強了專業院校之間的對接,增加了尚坤塬•2018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週的學術氛圍,充分展示當前中國時裝教育教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