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遷墳

民間故事:遷墳

民間故事:遷墳

我們當地的村子,都是用少數民族語言來命名的,雖然解放後被強制更改了一些,但是絕大部分還都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只有一個村子例外,那就是團結村,這個村子是解放後一個山東的村子,村裡一部分人遷徙到東北,在我們這裡定居了下來,還有一部分人留在山東繼續生活。

這個團結村有個習俗,當家裡有男人結婚的時候,如果這個男人的爺爺下葬在山東,他就必須回山東,請全村所有留在山東境內的人吃飯,告訴他們自己在東北過的很好,現在要請老人跟自己的東北享福。然後揹著老人的骨灰回到東北,這樣才可以結婚。

大概在2013年左右,團結村有個王勃的小夥子要結婚了,因為王勃是王家這一代裡第一個要結婚的男人,所以他父親便要他回山東把祖父的骨灰揹回來。遷墳這種事無論在哪裡,都是一件大事。而王勃卻並不想回去,因為他一直生活在東北,一次都沒去過山東,這回卻要自己一個人回去,還要帶著祖父的骨灰回來。想想都覺得麻煩。

於是王勃拿著錢帶著未婚妻,在市裡玩耍了半個月,又去殯儀館買了個最便宜的骨灰盒,隨便弄點紙灰之類的東西放進去。回到村裡便告訴父親,這就是爺爺的骨灰。沒想到王勃的父親勃然大怒,王勃的父親和幾個叔叔把王勃一頓毒打。因為幾個老人怕王勃在路上出意外,已經跟山東那邊的村民通過電話,說要去遷墳,而山東那邊卻說並沒有一個叫王勃的小夥子過來。

於是這一次王勃在他父親和叔叔的押送下,真的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王勃來到了濟南,有換乘了好幾趟火車汽車,好不容易才來到村裡,到了村裡就借村委會的電話給家裡打了電話,證明自己真的到了山東。

因為不是第一次遷墳了,所以村民們都熱心的幫助王勃。先是燒紙禱告,告訴老人這不是挖墳掘墓,而是兒孫後輩來給他換一個風水好的地方之類的話。然後把老人的屍骨挖掘出來,送到火葬場火化成骨灰。王勃把上次買的骨灰盒也帶來了,算是給自己省了一筆錢。

按照規矩,王勃在村裡擺了一場酒席,告訴村民們,自己家在東北過的非常好,現在把老人接過去享福,以便時時祭拜。村民們有說有笑的吃著喝著,王勃也挨桌給村民們敬酒,感謝大家照顧自己家的老人。

因為村子裡將近一半的村民搬遷去了東北,所以這些人家的祖墳,都是留守的村民們幫著打理的,王勃去墳地挖祖父的墳墓的時候,看到墳地裡所有的墳墓都乾乾淨淨,沒有一座墳墓上有雜草,看來留守的村民們也是盡心盡力的幫他們掃墓過。

酒席散了之後,王勃也喝了不少酒,就回到了村裡給安排的旅店想睡一會。坐在旅店裡看著那個黑乎乎的骨灰盒,王勃突然拿在手裡顛了顛,感覺特別重,於是就把骨灰倒出來一部分。王勃怕被村民發現,便把倒出來的骨灰倒進了馬桶裡用水沖走了。

(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