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5章笺注《无以为生贤于贵生》黄石丨心恒定事成

道德经第75章笺注《无以为生贤于贵生》黄石丨心恒定事成

道德经第75章笺注《无以为生贤于贵生》黄石丨心恒定事成

昨天有网友留言,问“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问得好,这个问题,有点敏感,我特意回避不写进笺注的,既然先生疑问了,那我就详细的解说一下吧,不一定正确啊,把这段话加到今天的笺注中。

生命的长短是由掌管生杀大权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如秦时的统治者无道逆天而行,施行暴政,课重税,大兴杂役修长城等,把人民逼上死亡的绝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逼上梁山,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民工纷纷不惧死亡,揭竿而起,不反累死,不如战死来个痛快。历史往往会惊人的相似,历朝历代末期都是如此,正如我前面的文章中所说,老天欲使其灭亡,灭先使其疯狂,不疯狂民心怎么会失去呢,那国家怎么会灭亡呢,国家兴亡是天道所控制的,芸芸众生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而已,扯远了,不说了。天机的奥秘,也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泄漏和窥探的。

下面是今天的内容。

人民之所以陷入饥饿,是由于上面苛捐杂税太多,所以才陷入饥饿。人民之所以难治理,主要是因为上面为所欲为、管制太多,所以才难治理。人民之所以不重视自己生命,挺而走险,是因为上面过分地保养,过分地享受,草菅人命。所以人民才不怕死,那些不刻意求生的人,比那些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还要高明些。

民不聊生酷政昏,谁人不爱自由奔,

若求万代平安稳,报国忧民百姓尊。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平水十三元)

黄石.心恒定事成

2018年6月29日农历五月十六星期四

附:道德经第75章

道德经第75章笺注《无以为生贤于贵生》黄石丨心恒定事成


道德经第75章笺注《无以为生贤于贵生》黄石丨心恒定事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