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山西行」第一書記魏東的大膽想法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老劉山西行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太原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集中研究破解之策,提出合理確定脫貧目標、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等8條要求,向全黨全社會發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的進軍令。一年來,沿著總書記指明的實踐路徑,山西深度貧困地區鼓足幹勁、盡銳出戰,打出了迎難而上、攻城拔寨的氣勢和成效。一年後,“老劉”來到山西,深入深度貧困地區,用鏡頭為大家展現一幅山西幹部群眾眾志成城,決戰深度貧困的壯麗畫卷。

魏東,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兼書記,2015年8月15日被派到到山西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鄉北黃家灣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魏東駐村後,為了讓村民脫貧致富,他想了幾個大膽的想法——改村名、組織3000人遊古堡、給全村村民照全家福、市裡人認租土地。結果,這些村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卻都被魏東實現了。這些大膽的想法也給村民帶來了實惠,實現了脫貧致富。

1改村名 提升歷史內涵

魏東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要改村名。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魏東說:“保平堡是歷史上大同鎮72城堡中非常重要的城堡,知名度很高,村民以前就在堡內居住生活,只是村民近幾年因取水困難搬到溝底居住,村名也改成了溝底地名,所以我決定說服村民要想村發展,得先把村名更改為‘保平堡’村,為將來發展鄉村旅遊打好基礎。”

魏東幫扶的北黃家灣村由杏園窯、大南溝、黃家灣三個自然村組成。地處晉、冀、蒙三省交界處,村南是大梁山,村西以長城為界與內蒙相鄰,村北距高速公路入口僅800米。

村裡坡地多、水澆地少,土地貧瘠,畝產很低,發展農業和養殖業方面沒有優勢,但是村周圍有保平堡、有泉水、有將士後裔等發展鄉村旅遊的天然資源優勢,只有發展鄉村旅遊才是長期穩定脫貧的優勢。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就山上那幾個‘土堆堆’,哪有人去看!”村民認為幾百年來都是靠種植養殖維持生計,發展旅遊不靠譜。

魏東認為,村民固有觀念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需要慢慢來。他堅信這深山溝裡的“土堆堆”必定會給村民帶來財富。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魏東將改名北黃家灣村為保平堡的想法徵得了全村村民的意見後開始實施。在魏東的大力推進下,2017年9月17日,村裡終於得到了縣裡相關部門的批覆。

23000人遊古堡 賺“土堆堆”的錢

積極辦理改村名的同時,魏東並沒有閒著,他繼續實施另外一個大膽的想法。通過與大同市長城協會和大同市戶外運動協會建立聯繫, 2016年3月成功地舉辦了由3000人參加的“千人徒步走長城”活動。

“那時候,來了50多輛大客車,3000多人整個保平堡都裝不下,漫山遍野都是各個戶外俱樂部的隊旗,那場景實在太壯觀了!”貧困戶石玉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頗為激動,470年前保平堡在建成時,也僅駐守了300餘名戍邊官兵,而作為戍邊將士後裔的村民,看到這“土堆堆”確實招來了很多人來看的時候,他們心裡更加信任第一書記魏東,也認可了他這個大膽的想法。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村民們都說:“魏書記說的真對,這土堆堆真的有人看,還能給我們帶來收入。”現在“千人徒步走長城”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年,很多村民們也得到了“土堆堆”帶來的實惠。

3給村民拍全家福 用鄉情喚遊子回鄉創業

在村民們眼中,魏東每天忙個不停,不時地開著他的私家車拉著村幹部跑內蒙、河北去參觀、考察農業產業、鄉村旅遊,然後就是在村裡和村民們聊天。

2018年春節,大年初一的時候,村民們又看到的魏東書記的私家車進村。這次魏東書記在春節期間回村是要實現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我們村裡土地貧瘠,很多年輕人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村裡只留下了一些無勞動能力的老人和病人,我希望能夠找時間和村裡的年輕人聊一聊,讓他們瞭解村裡今後的發展,希望他們能回到村裡來發展,而春節則是最佳時機。”魏東說。

魏東將村裡的每家每戶都集中在中國重汽集團大同齒輪有限公司投入23萬元在村口建立的長城天路觀景臺前,由駐村工作隊隊員充當攝影師為每一戶村民拍攝全家福,併為他們製作了10寸的塑封照片。

魏東的這一舉動深深地感動了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他們馬上同這個“外來人”成了好朋友,也願意聽他講述村裡發生的變化和發展規劃,很多年輕人表示將返鄉創業。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現在,村裡每一戶村民家中都有兩張全家福照片,一張是自家的照片,一張是同駐村工作隊員的合影照片。

“我們特意讓魏書記給我們一張駐村工作隊員的全家福,他們雖然不是我們村的,卻是我們的親人,他們是幫助我們脫貧的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貧困戶鄭宏山說。

4認租土地 讓土地增值

當地村民只習慣種植玉米作物,其他農作物吃啥種啥,這造成村裡農作物種植品種單一,村民收入低。

2016年起,魏東動員大同齒輪有限公司職工以“以購帶捐”的形式,以高於村民賣糧的價格,同時低於超市的價格購買村民家中多餘的小米、紅小豆等農產品,兩年共購買村民家的農產品3萬多斤。

2018年年初,魏東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發動單位員工以每畝2200元的價格認租貧困戶89.5畝土地種小米,使村民每畝地每年增收1000元。而認租土地的職工則吃上了放心的小米。

5旱地種上油菜花 既能觀光又能賺錢

站在保平堡村外的觀景臺上,南側是連綿不斷的大梁山,北面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再遠就是雙山長城遺址。在這裡,你只要放低身子,會看到近處黃花遍地,遠處是古堡崇立的美景。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這是魏東的另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原來被撂荒的旱地上種上了200畝油菜花。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保平堡村土地面積2萬多畝,耕地僅735畝,其餘都是林地、坡地。水澆地被認租種植了小米,剩下的旱地在魏東的引導下,幫扶單位免費給村民提供了種子,先期種植了200畝油菜花。魏東還跑到臨近鄉鎮的榨油廠簽訂了保底銷售協議,這樣200畝油菜花在花季可以觀賞,點綴長城、古堡給村民帶來旅遊效益,秋收後又可以榨油雙得利,僅此一項又給村民們每人增收近千元。

6欲建大同長城博物館 讓保平堡成為旅遊熱點

魏東很樸實,不光有很大膽的想法,對村裡的民生工程也是很細心。他為了解決村民用水問題,協調單位投入資金為村裡新建了水房;建了3座漫水橋、裝了太陽能路燈,方便村民出行;建了農家書屋和農家影院;將垃圾場改建造成了健身廣場,以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活動;協調單位投入6萬元,為60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每戶提供1000元產業補貼。成立保平堡造林專業合作社,兩年共收入30多萬元,每年能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增加收入4000多元。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老刘山西行」第一书记魏东的大胆想法

魏東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在保平堡建一個“大同長城博物館”,並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發展民宿,讓保平堡村形成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的綜合旅遊村,給保平堡的村民鋪就一個能長久穩定的脫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