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灤區強基固本聚合力黨建引領促發展

高起點多元化講奉獻

近年來,雙灤區委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強化基礎保障為突破口,用釘釘子的精神,持續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基層基礎建設全面加強,黨建工作水平整體躍升,為建設新時代美麗幸福雙灤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高起點”佈局場所建設瓶頸迎刃而解

雙灤區委堅持把社區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統籌安排選址布點,大力實施場所達標行動,分類集中攻堅。

多渠道建陣地。建立“1+1+4”幫建機制,每個社區由一名區級領導掛帥、一個區直部門牽頭、四個企事業單位共建,採取“一居一策”的方式,落實社區用房1.6萬平米,有效地解決了老舊小區場所狹小、破舊難題。尤其是承鋼、灤電等國有大中型企業,無償為所轄社區提供服務用房9716 平米,進一步夯實了基層黨建基礎。

硬措施配用房。出臺《加強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意見》,由規劃部門牽頭,科學規劃、嚴格審查。街道嚴格按照小區規劃設計標準與開發建設單位簽訂公共服務設施供房協議,監督開發商嚴格按照“每百戶30 平米”落實社區用房,並由街道全程參與驗收,合格後交付街道管理使用,確保新建社區用房達1000 平米以上。值得稱讚的是,溢豐房地產開發商在按規定落實500 平米社區用房的基礎上,又無償為社區提供300 平米服務用房,彰顯了一個企業愛黨、愛民的情懷。

高標準設功能。經過持續打造、強力攻堅,雙灤全區社區用房面積平均超過1000平米,根據居民多樣化服務需求,設置了社區事務、文化、生活、衛生、平安“五個服務中心”,並且實現了社區標識、外觀顏色、工作服裝、硬件設施、服務標準“五個統一”。

“多元化”機制經費保障得以統籌落實

雙灤區委把落實經費保證作為基層黨建攻堅年的“頭號任務”,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統籌用好各項資金。

爭列上級經費。通過包裝社區服務項目,積極爭列省發改項目資金和彩票公益金1955 萬元,資助支持社區服務站、日間照料等項目建設15 個。

財政剛性預算。各社區工作運轉經費、黨建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每年分別達到4 萬元、1 萬元和12 萬元,之外,還列支社區工作者素質提升經費20 萬元、文化活動經費50 萬元。

駐區單位幫扶。採取資金支持、實物幫扶等形式,駐區單位累計為社區幫扶資金、物資達7000 多萬元。統籌民政、教育、文化、衛生等十幾個部門投向社區的服務資金1641 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社區辦公條件和服務設施。

黨費下撥獎補。近幾年,雙灤區委下撥或獎補街道社區黨費30.3 萬元,用於打造黨建示範點、評選黨建創新項目,創新黨組織生活,開展黨員志願服務、表彰獎勵和走訪慰問等活動,確保基層有錢辦事。

“奉獻型”隊伍基層治理力量不斷壯大

按照“優選、優培、優待”的思路,雙灤區委專門制定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和激勵政策,著力打造專業素質高、奉獻意識強的管理和服務隊伍。

多方式配強骨幹力量。採取“黨員群眾選、公開招錄增、下派幹部補、公益崗位聘、在職黨員任”等辦法,選優配強社區“兩委”班子成員214 名,推選245 名黨員幹部兼任社區黨組織委員,選派49 名新提拔的副科級幹部和後備幹部到街道社區掛職,68名優秀黨員幹部到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擔任黨組織成員或黨建指導員。

人才化培養專業隊伍。將社區工作者納入全區萬名幹部培訓和人才培養計劃,依託區委黨校、承德社區教育學院、中國社區建設培訓基地等機構,每年定期組織集中培訓和外出參觀學習。與北京東直門街道簽訂友好互助合作協議,定期組織黨建經驗交流、互派幹部掛職學習。目前,社區工作者大專以上學歷佔79%,考取社工師資格的佔1/4。

長效化落實待遇保障。推行結構化工資制度,基本工資為每月2800 元,職務工資正職和副職分別為每月500 元、200 元,取得助理社工師和社工師資格的給予每月200 元、300 元的職稱工資,工齡工資每年30 元,績效工資按基本工資10%暫扣,根據年度考核情況分等級發放,按要求落實工傷、醫療、養老、失業和生育險,年工資總額達到近5 萬元標準,保證社區幹部用得好、留得住、有出路。

幾年來,雙灤區各級黨組織牢牢把黨建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連續三屆區委、政府班子持續用力、強力攻堅,區級、街道、社區三級聯動、跟蹤問效,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段立才白子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