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的菜,你選好了嗎?

正如物種有多樣性,我們身體需要攝取的營養也要豐富多樣。關於吃菜,不僅拼眼光(選材),還要拼技能(做菜)。

選材方面:

中國飲食文化裡有句話,五色養五臟,可以往廣泛裡理解,就是各色蔬菜都要來一點,優先選擇應季菜,物美價廉。

每天吃的菜,你選好了嗎?

首先量要足,每人每天能夠做到半斤以上蔬菜,大部分為綠葉菜最佳,其他紫色橙色統統來一點更好。對於減肥人士來講,低熱量高營養,多吃一點也不會像多吃一塊肉那樣有罪惡感。

葷菜的話,圈裡建議巴掌大塊瘦肉或者魚肉。不過可以根據個體差異以及腸胃的消化能力做加減法,如某人腸胃裡裝了大功率發電機,平時也經常運動,多吃一塊也無妨。

少吃的種類也不少,如熏製的臘肉臘腸,醃製的鹹菜泡菜,當做配菜適當加點調味未嘗不可。

每天吃的菜,你選好了嗎?

其次種類豐,蔬菜類的根莖葉,葷菜類的雞鴨魚肉,菌菇類,天上地下山中水裡都蘊藏著豐富的食材。買菜的時候有選擇困難症,本人可以教你一個絕招(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去菜市場或者超市,自己劃分區域,每天買不同區域的菜,這樣隨機性大,不用擔心重複。

好食材還需要好廚師。每個人都有潛力做一桌好菜,只是看你對菜式的要求。首先尊重各地做菜習慣,比如北方偏鹹,南方和江浙一帶偏甜,中部偏辣等等。首先得保證你有食慾,吃進去了才能談營養。然後再來說健康的炒菜方式。總原則就是少油少鹽,除非你是特殊職業人群,對飲食有特殊要求。

每天吃的菜,你選好了嗎?

我們老家有個說法叫做油多不壞菜,因為在以前的年代,沒有冰箱保存食物,人們只能用這個土方法,而且在食物缺乏但勞動量大的年代,多放油才能飽肚子,才有力氣幹活兒。時代變更,生活方式隨之變化,烹調多用少油的白灼蔬菜,清蒸魚/肉,少油炸少醃漬。比如一個西紅柿炒蛋,本來一個國民健康美食,煎蛋的時候倒一大勺油,蛋是香了,脂肪也超了。或者富含花青素的茄子,本來就是吸油神菜,不控制一下油量,咬一口,口感細膩,滿嘴油光。本人試過少油版煎蛋(加溫水在蛋液中攪拌低火煎蛋)和少油版紅燒茄子(少油快速翻動,適量加水),味道都是不錯的。

說了那麼多,有沒有試一下的衝動?那麼,從今天開始健康美食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