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古时候的东北被称为蛮夷之地,这是源于恶劣的气候,到了冬天零下四五十度,毛少的动物都会被冻死,生存下来的人类挖个地窝子,学动物们——猫冬。但是人没有学会动物们冬眠的本事,还需要填饱肚子,狩猎、杀孽是一种获得生存的本能和本领,这里的人被称之为蛮人。所以很多人的印象中,这是个没历史文化的地方。如果你到过辽西的朝阳,这个印象不仅会被抹除,而且还会赞叹不已,这里曾是东北最早的国家都城,历史上的前燕国、后燕国、北燕国就定都于此,史称“三燕”,它们虽没有像隋唐朝代实现大一统的伟业,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页,尤其是牛河梁遗址的发现,把人类文明史推向了五千年的重要阶段。

五世佛塔,华夏独尊

在朝阳市区,现存有二座古塔,一座叫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其主体结构塔身上,四面砖雕密宗四方佛、八胁侍菩萨、二十四飞天、八大灵塔及塔名等图案,精美异常,引人入胜。 另一座叫南塔,高约40米,是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建在一个宽大的方形砖座之上。从塔的外形看,均为辽代风格,因为东北现存大部分的古塔均为辽代所建。当你有机会走进北塔的基座和地宫,你会发现佛塔“五世”同体的真身,这在国内也是极其罕见的,由此奠定了朝阳为北方佛国的地位。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三燕”溯源,一世塔身

“五胡乱华”时期,朝阳先后出现了“前燕”(鲜卑慕容),“后燕”(鲜卑慕容)和“北燕”(汉族冯跋)三个王朝的割据政权。咸康7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皇光率领群臣到现在的朝阳一带选择建新都地点,当走到柳城时,看到这里依山傍水,土地平整,认为是“福德之地”,于是决定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建新都,定名“龙城”。龙城即今日朝阳城,因前燕、后燕、北燕先后定都于此,朝阳为三燕故都因而得名。当年的皇宫就建在北塔一带,其中北塔所处的位置为和龙宫。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和龙宫就是北塔的第一世塔身,它是方形的还是长方形的无法考证,但它坚固的基础是有据可依。公元439年北燕灭亡,北魏统一北方。公元485年前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文成明皇后冯氏为其祖父北燕王冯弘祈寿冥福和弘扬佛法而修建“思燕佛图”,选址就在和龙宫的基础上修建,为木制塔,后毁于火灾。到了隋朝,笃信佛教的隋文帝于仁寿年间在朝阳敕建舍利塔,并供奉有佛祖舍利子。此塔在北魏思燕佛图基础上建立,为方形空心式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塔,称为宝安寺塔。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奉诏建开元寺塔,此次建塔,仅仅是对隋代创建的宝安寺塔进行维修,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塔檐束腰上装饰了仿木构建筑彩画,并在塔南侧第七层檐上用朱书写有“天宝”二字。并修饰一新,既为现在的四方塔。到了辽代,在唐塔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重修,外包了砖雕等,十五级改为十三级,貌似有了辽代的风格,但实际是隋唐身。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站在塔下可见一层塔身四面各雕有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座之上,莲花座下雕有五象、二马、五孔雀、五金翅鸟,生灵座,旁边有二菩萨和砖雕小塔。佛、菩萨的上方有宝盖和飞天。密宗五方如来、八大菩萨、八大灵塔是辽塔密宗佛塔常用的装饰题材,这是辽代佛塔的典型风格,唯一不同的是佛像不是在佛龛内,而是浮雕在墙面上,这可能与当时隋唐塔塔身有关系。如果去掉这些砖雕,塔身的形状与西安大雁塔完全一致。辽代的塔身均为八面,只有隋唐塔为四面。辽塔以华丽的雕饰著名,这一点完全不同于风格朴实、以素面为主的隋唐塔。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走进地宫,揭秘五世塔身

一层塔身下面的基座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维修时新建的,实际是建了一个回廊,也是一个小型的展览馆。一侧裸露的凸凹不平的砖墙就是辽代重修时使用的砖。在一处较大的洞坑内则有宫殿的的台基,这是前燕国和龙宫所用之物,为石质须弥座。再上面的夯土分别“思燕佛国”和隋唐朝代建塔时所遗留。塔中心出土的辽代石经幢高大完美,被称为“东北第一幢”。石幢除了经文还记载了重修时的经过以及塔藏佛祖舍利的内容,是对佛塔五世同身的佐证,这个身世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与唐塔比较,辽塔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塔身上都增加了佛像的雕刻,这既是辽塔最大的特色,更是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之处。站在北塔基座上可以欣赏到一层塔身现存的辽代精美砖雕,有护法天王,有塔身法门,各种佛教的吉祥纹饰、二十四飞天伎乐、走兽,四个转角则是龙的纹饰。虽经近千年的风吹雨淋,尤其是人为的破坏,它的精美雕工和线条依然焕发着光彩。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香烟袅袅,礼佛依昔

作为北方的佛国,朝阳的佛教信徒相比其它地区更为虔诚。在北塔广场我看到的都是磕长头的,这有些出乎预料。密宗在藏区和内蒙流传广泛,而朝阳与内蒙赤峰毗邻,在辽代时影响就非常广泛,特别是对辽兴中府(今朝阳市)辽塔佛教信众影响更为至深。因此朝阳北塔在辽代被打造成密宗金刚界佛塔,无论其塔身砖雕,还是其天宫、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无不深深打上密宗的烙印。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佛塔四周设有行长礼的专用铺板,平时盖有遮雨的雨布,用绳子捆系,用的时候打开,用完了再系上,方便下一个使用。每一位礼佛的人都是心怀善念的,因此绝无用完了不盖不系就走的,每天来此做原地等身磕长头的络绎不绝,这是一种无为有为的修行方式,是密宗信众最虔诚的礼佛方式。除了礼佛之外,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南北相望,二塔二佛一世界

塔为舶来品,因佛教传入中国并结合各朝代各地的建筑特色而迅速普及,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一个标志物。塔最先是供奉佛祖舍利而建,规格最高。也有的地方建塔有的是为了镇妖怪,有的是祈福,辽代建塔也是按照所在城市的政治地位赐予,它具有昭示的作用。站在北塔一层券门向南望去,另一座高高的古塔与北塔遥相呼应,这就是仿造北塔而建的南塔。南塔建于辽代,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南向。由塔基、须弥座、塔身、塔檐和塔刹构成。塔基方形,素面,以砖迭砌而成。须弥座设束腰两周,线层束腰的每面各设壶门五个,内雕云龙等。束腰上部为砖碉仰莲,承托塔身。两塔展示的都是同一个佛陀的世界。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辽代崇信佛教,修造了大量佛塔。信徒们把造塔看作是修行功德,祭拜供养、禳灾祈福、增寿延年、报德灭罪最好的载体。特别是辽代中后期圣、兴、道、天祚帝时,朝野佞佛之风更盛,许多庙宇、佛塔都修建在这个时期。辽代佛塔从形式上看,主要为八角形、方形、六角形砖塔,多为实心密檐,许多塔内建有天宫、中宫、地宫,并非真正的空心,但是不能登临。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1988年,在对北塔维修时发现了天宫的位置,经挖掘出土了千余件奇珍异宝,包括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等国宝级文物。此外,两颗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惊现于世,是继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后佛教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轰动海内外。

北塔博物馆,国宝的展示

位于北塔广场北端的这栋仿唐建筑就是展示北塔及朝阳佛教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展厅分地上地下两部分,面积达2300平方米,陈列分四个部分:以中国名塔和朝阳古塔图片展、北魏《思燕佛图》沙盘、北塔“五世同堂”文物展、北塔精品文物展和北塔石刻文物展为主要内容。《佛陀之光》特展,主要有佛祖舍利供奉、舍利探秘特展等。北塔展区主要有北塔历史画展、北塔历史遗迹陈列、砖雕艺术陈列等。展品内容丰富,有关北塔的三百件展品是在1600多件出土文物中精选,可谓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国之瑰宝。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博物馆展示有大量的铜佛像,均为鎏金佛,年代最久远的为五代时期的佛像,造型简约,袈裟线条流畅,十分少见。除了释迦佛,还有药师佛、宗客巴以及力士、菩萨、欢喜佛等藏传佛教像。因为一直在石匣中存放,雕刻精美,形象生动。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玻璃在现在丝毫不觉稀奇,放在一千年前可是极其珍贵的宝物。这件玻璃瓶出自波斯,由透明玻璃吹制而成。瓶内底上还立有一长颈小瓶。像这样类似的玻璃瓶存世无多,北塔地宫这件完好无缺,由此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鎏金银舍利塔为六角三层密檐式塔。基座上每面刻壶门,基座上面一圈勾栏。一层塔身各面各錾刻一尊佛像。塔身内有一只鎏金铜舍利瓶、题记铜板、以及银经卷等。银菩提树一共出土了大小形状相同的四颗。八角锥体铜座,上面是银片卷成的树干,树枝由银丝拧成。玉石版做工细腻,滑润,双耳白瓷罐花纹生动,兽钮造型逼真,罐体圆润浑厚,器型如此大的白瓷件十分少见。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两位佛舍利惊现龙城,举世无双

1988年11月,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惊现朝阳北塔天宫,天宫位于北塔的第十二层檐中部,由门道、甬道、宫室组成。在宫室内放置有由六块石板筑成的石函。这是一个为供养佛祖真身舍利而构建的曼荼罗世界完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天宫中盛装佛祖舍利的“七宝塔”,是当今世界首次以实物形态集中反映了佛教密宗的思想内涵。珍贵的两颗佛舍利、七宝塔等10件北塔文物均为国宝级的文物。七宝塔是一件由各式珍宝串成的方形单檐式塔。其制作之繁复精细,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银棺里,放置着一件方形单层檐式金舍利塔,由纯金片制成。三层底座,上面是硕大的八瓣莲瓣。塔身下方一周围栏。屋脊之上以及四檐下均饰有珍珠。在塔身的四面分别刻出四方佛,塔内侧刻大日如来。

塔内为玛瑙舍利罐,两粒舍利就放置于此罐内。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2004年,距离南塔50米的一处地宫被发现,出土彩绘舍利石函、琉璃瓶、鎏金银棺、鎏金银菩提树、鎏金众僧像等稀世珍宝和《佛舍利铭记》一块,同时发现锭光佛舍利14粒。这是继1988年在北塔天宫发现释迦牟尼佛舍利以来,朝阳又一次出土佛舍利。两位佛舍利同现一城,佛教史上从未有过。尤其是锭光佛舍利过去一直被传说,这是目前仅见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锭光佛舍利。

锭光佛,古称燃灯古佛,是佛祖释迦摩尼佛的老师。佛教中有“三世佛”的说法,即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如果寺庙大雄宝殿中供奉的是三尊像即为三世佛。左边一尊是过去佛锭光佛,中间是现在佛释迦牟尼,右边一尊是未来佛弥勒佛。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作为慕容氏的后人,望着雄伟壮观的北塔,慕容暄老师既激动又高兴,她为祖先把“三燕”国定都于朝阳感到自豪,先辈们创下的辉煌历史就如这巍巍屹立的古塔,千年不朽。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三燕”,距今已有1700余年,朝阳北塔以其独特的“塔上塔”、“塔包塔”的构筑形式,留下了“五世同堂”的美誉,不敢说在全中国,至少在东北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及的,这里是北方的佛国圣地。

回眸北塔,曾经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世同堂”的塔身加上近代新修建的回廊基座,应该说“六世同堂”才准确。朝阳在过去佛、现在佛舍利子的加持下,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为一座五世塔,二位佛舍利而建的博物馆,是北方佛国圣地

遇见已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本图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拍片码字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和商用。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朝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推荐景点:北票大黑山旅游景区 朝阳凤凰山延寿寺 北票博物馆

美食佳酿:慕容王府酒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