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青春痘有人很有效,有人又無效?這7點原因可以說明一切

青春痘,又稱為「痤瘡」。許多人都有青春痘的困擾,事實上它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皮膚問題。然而,很多人對其不以為意,青春痘患者就診率估算不到40%。

最常好發的還是以青少年和年輕成人為主,然而事實上青春痘可以在任何年紀、任何人都可以發生,不分男女。即使是新生寶寶可以長青春痘。或是大人所謂的成人痘。

治療青春痘有人很有效,有人又無效?這7點原因可以說明一切

青春痘的成因是什麼?

起因於毛孔阻塞。毛囊開口角質化異常,老廢的角質常成為毛孔阻塞的原因。

至於老廢的角質之所以無法順利排出毛孔進而造成阻塞,則是因為皮脂腺的分泌旺盛,產生的油脂容易在毛孔內黏住該排出的老廢角質,因而造成毛孔阻塞,進而產生青春痘。

細菌也扮演一個重要的成因。正常的皮膚本來就共存許多的細菌,其中,痤瘡桿菌常常會進入阻塞的毛孔中。

治療青春痘有人很有效,有人又無效?這7點原因可以說明一切

那裡的環境非常適合其生長繁殖,因此痤瘡桿菌的數量會大量增加,因而造成阻塞的毛孔產生髮炎(紅、腫)。如果發炎的範圍擴大,則會進一步產生較嚴重的囊腫或結節型的青春痘。

形成青春痘其他重要的惡化因素

(1)荷爾蒙的影響:雄性賀爾蒙在青春期的分泌會增加,導致皮脂腺增大。而女性經期的青春痘也與內分泌有關。雖與內分泌有關、但非失調,而是皮脂腺對內分泌較敏感。

(2)飲食: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特定食物會導致青春痘,但有些易加重發炎現象。(建議避免油炸、高熱量、高糖分、高奶類食物。)

(3)生活作息:作息不正常會降低皮膚的自我修復作用,使青春痘情況惡化。

(4)精神壓力。

(5)可能有家族遺傳:並非絕對會遺傳,但有家族傾向。

(6)不適當的護膚品或化妝品:有些護膚品較為油性,適合乾性肌膚的保養,如果不能認識自己的膚質,隨意塗抺護膚品,反而會將毛囊口阻塞。

(7)其他環境因素:氣候、空汙、藥物(鋰鹽、類固醇)、反覆摩擦(如前額的劉海、拖腮)、不乾淨的床單枕頭套、腸胃排洩不順等。

(8)過度洗臉:反而會造成皮膚乾燥、發炎的問題。一天的洗臉次數以不超過2-3次為佳,傷害肌膚保護層,刺激油脂分泌與角質增生,造成青春痘惡化。

青春痘的形式與種類有哪些?

黑頭粉刺:面皰長出皮膚表面,呈黑色。

白頭粉刺:是長在皮膚表面下的面皰。

丘疹:粉紅色的小腫塊,可以造成疼痛。

膿皰:這些是大多數人所熟悉的面皰,基底部呈紅色,頂部有膿。

囊腫:較深的疼痛的面皰充滿了膿液。

結節:大的、疼痛的、實體的面皰,位於皮膚深部。

大多數的青春痘出現於面部,然而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背部、胸部、頸部、肩部、上臂以及臀部都是好發的位置。

1.皮膚外用藥物:有許多治療青春痘的外用藥,各有不同的治療原理。有些含有抗菌的功能,有些則提供減少油脂分泌的功能。內含物可能含有A酸,濃度較高的過氧化苯甲酰,抗生素或是含有水楊酸。醫生會根據病患的膚況而決定使用適合的外用藥物。

2.口服藥物:用於嚴重型的青春痘而造成皮膚有紅腫發炎的狀況,如囊腫型或是結節型的青春痘。這些藥物包含:口服抗生素(具有殺菌及抑制發炎的效果);口服避孕藥或具有調節荷爾蒙藥物(對某些女性有治療效果);口服A酸(是唯一針對所有青春痘的生成機制皆有治療的效果的藥物)

激光或光療:具有抑制痤瘡桿菌的效果。

化學換膚:特別是黑頭粉刺及丘疹型的青春痘。

青春痘移除:適當的移除囊腫型青春痘的內含物,可以有效的減少疼痛及發炎,以避免後續永久型痘疤的形成。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有人很又效,有人覺得治療無效?

因為,對青春痘有無正確觀念是十分重要!!

1.青春痘需要治療。很可惜,初期很多人沒重視。

2.不要過度期待,青春痘是皮膚的慢性疾病,不要期待一週見效。需要進行長期治療。通常需要4至8周的時間,甚至更長時間才可以得到改善。

3.改善之後仍需持續治療以避免後續再發。

4.除了藥物,更需要生活配合。如充足的睡眠、正常的排便等。

5.溫和清潔面部

6.保溼:青春痘用藥容易使肌膚乾燥,建議可以適度的使用清爽的保溼乳。另外防曬也很重要。

7.別亂摳。有95%的患者會擠痘痘

治療青春痘有人很有效,有人又無效?這7點原因可以說明一切

沒有妥善處理痘痘問題,嚴重危害可能會

低自尊心:會造成自我的感覺不佳,不喜與人交際,造成學習及工作上的影響,甚至曠課礦工。

憂鬱:青春痘患者除了低自尊心外,嚴重者甚至會有憂鬱症的產生。

色素沉澱:出現在青春痘癒合之後,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會慢慢消失。

永久性的痘疤:若長的是較嚴重的青春痘的種類,如囊腫型或是結節型,往往癒合後都會留下疤痕。若在年紀較小的階段(8-12歲)即長青春痘,或是家族中有嚴重的囊腫型或結節型青春痘患者,應儘早治療你的青春痘,可避免後續產生較嚴重型式的青春痘,進而留下痘疤這樣的後遺症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