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丹麥默契球引7.8萬人怒噴,但比起希洪之恥還差得遠

經過首輪三戰的激烈角逐,本屆世界盃16強已全部產生。回顧一下首輪戰況,除了衛冕冠軍德國隊,慘遭爆冷被淘汰之外,身價最高的法國與丹麥之戰,也令球迷倍感失望。原本算是一場激烈的鏖戰,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78011名球迷親臨見證。但由於只要打成平局,兩隊就能攜手晉級16強,因此,無論是法國,還是丹麥,在場上表現都略顯消極。

法國丹麥默契球引7.8萬人怒噴,但比起希洪之恥還差得遠

這令現場球迷對此非常不滿,盧日尼基體育場噓聲響徹雲霄。類似這種“默契球”,在世界盃的歷史上並不罕見,兩隊為了共同的利益,不惜故意讓比賽變得難看,而那些被“默契球“在小組賽最後一輪,被“做掉”的對手屢見不鮮,其中甚至不乏改變足壇歷史的默契球,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法國丹麥默契球引7.8萬人怒噴,但比起希洪之恥還差得遠

82年西班牙世界盃上,首次擴軍為24支球隊參賽,而“北非之狐”阿爾及利亞則是擴軍政策的受益者,他們第一次站上世界盃決賽圈的賽場,準備大展拳腳,為國家增光。在那屆世界盃中,阿爾及利亞與聯邦德國、奧地利以及智利同分到了B組。在第一輪小組賽中,阿爾及利亞2比1爆冷擊敗了奪冠熱門聯邦德國隊;奧地利1-0小勝智利隊。而在第二輪小組賽中,奧地利2-0戰勝阿爾及利亞,而聯邦德國4-1大勝智利。(當時實行2分制)

法國丹麥默契球引7.8萬人怒噴,但比起希洪之恥還差得遠

小組賽末輪,阿爾及利亞在率先進行的比賽當中3-2險勝智利。這個結果也意味著另外一場比賽,聯邦德國必須戰勝奧地利才能晉級,而奧地利如果淨負3球或3球以上,那他們就慘遭淘汰,而也正因如此,聯邦德國與奧地利開始了一場,影響足壇歷史的“默契球”事件。在雙方球員漫不經心的比賽下,聯邦德國在滿場噓聲中,以1-0戰勝奧地利。

法國丹麥默契球引7.8萬人怒噴,但比起希洪之恥還差得遠

這一事件,被稱為“希洪之恥” 。該事件的誕生,也直接推進了國際足聯,對世界盃小組賽賽制的改革。從這個事件開始,世界盃同一小組的最後一輪比賽,都選擇在同一時間開球。

文/格子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