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熱的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溼邪很容易侵入體內,導致人體溼熱重,危害身體健康!

而夏季很多你“習以為常”的習慣,都會導致體內溼氣“累積”,出現口乾口苦,齒痕舌,嗜睡疲憊,肚子不舒服,身體不利索等,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雖然,夏季容易導致體內“積溼”,但同時,夏季也是祛溼的好時節!

如果,下面這6大“積溼”習慣,你能改正的話,那麼,對於身體祛溼,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哪怕只能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夏,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一:口味重、飲食油膩

口味重、吃肉,並不會直接導致溼氣重,但是長期吃油膩食物會導致脾虛,而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從而身體溼氣重。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二:愛吃涼

夏季,很多人,喜歡吃涼來降溫解暑,然而,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因此,夏季不宜過量食用冷涼食物,烹調時最好加入蔥、姜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三:喝大酒

炎熱的夏季,喝點冰爽的啤酒,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然而,這是加重“溼毒”的關鍵因素

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溼邪,因此,酒精儘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四:運動少

炎熱的夏季,一動一身汗,於是,很多人,每天是幾乎“零運動”,而運動越少的人,身體就越容易出現溼氣重的表現!

運動少的人,經常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會出現越不愛運動,越不動,體內淤積的溼氣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溼氣會攻入脾臟,引發溼熱病症。

所以,即使夏季炎熱,還是要注意適當運動,如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溼”。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五:吹空調

夏季,吹空調,絕對是一件超爽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一整天都待在空調房中!

但是,過於貪涼,容易損傷人體陽氣,讓溼邪侵入身體。

所以,建議在夏天,不用過度吹空調,並且,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六:不通風

炎熱的夏季,如果室內有空調,那麼,就會很少開窗通風,但是,如果房間內潮氣重的話,也會導致人體溼氣加重!

尤其是,很多人,在炎熱的夏季,喜歡坐在地板上、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這些都會導致身體溼氣加重!

所以,建議平時要適當開窗透氣,特別是房間內潮氣重時。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溼氣重”,給人帶來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有:

影響人的皮膚、容貌、體型、疾病

一旦被“溼氣”纏身,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痘痘色斑慢慢都會出現。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溼氣”會讓人變胖。有些長期被“溼氣”困擾的人,嘗試過N種減肥方法,但體重卻在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對症,小肚子去不了,下半身瘦不了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溼氣”會誘發種百餘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大多數難以被徹底根治。中醫溼病論治學中認為,“溼氣”會誘發

脾胃、肝膽、甚至心腦方面的疾病。

“溼氣”的影響涉及五臟六腑,因此,祛溼不容忽視。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夏,祛溼正當時,簡單幾招,幫你健脾祛溼

第一招:運動祛溼

要想去溼氣,就要動起來。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的方法。

跑步、游泳、徒步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出汗越多對祛溼越有利,大汗反而會傷身,還有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者人體潮溼容易發生感冒或者出現抽搐,對健康不利,所以需要適當的運動。

並且,運動最好是有養運動!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第二招:食療祛溼

食療祛溼,是中醫上比較傳統的方法之一,堅持每天喝一碗薏米紅豆粥,有健脾祛溼、消水腫的作用。

做法:將薏苡仁和赤小豆,先泡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里加入足量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苡仁和赤小豆在鍋裡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注意:要選擇赤小豆,而不是紅豆,千萬不要錯了哦!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第三招:茶療祛溼

茶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用具有健脾祛溼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溼方法之一。

可以自己動手做,蒲荷陳皮茶,每天喝一杯,健脾、祛溼、排毒。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梔子0.3g

輔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藥0.2g、甘草0.2g、綠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乾薑0.1g、芡實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葉0.1g、馬齒莧0.1g、陳皮0.1g、桔梗0.1g、荷葉0.1g、人參0.05g、金銀花0.05g、菊花0.05g、紫蘇葉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淨烘乾,然後取相應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溼、排毒的功效,其中: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蒲公英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溼化痰。

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滲溼。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

山藥健脾胃、止瀉痢。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洩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者。芡實健脾祛溼、固腎止瀉。

冬瓜皮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木瓜

能化溼,使溼濁得化,中焦得以調和。

24種食材,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溼、排毒,效果顯著!

注意:其中,赤小豆、薏仁,最好都要炒熟,效果更佳!飲用時,以溫茶為宜,不宜喝過熱、燙嘴的茶,否則會對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強刺激,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黏膜病變。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第四招:熱水泡腳祛溼

夏季,即使天氣炎熱,也要注意用熱水泡腳,並且,泡腳水中加點“料”,對於祛溼效果更佳!

泡腳水+花椒,祛溼又驅寒。

花椒本身性辛溫,香氣濃重,能夠祛除寒氣。

用一個棉布包,準備好一定量的花椒,然後將花椒放進包裡,繫緊之後就可以放入水中開大火煎煮,要將花椒的藥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後就可以泡腳了,泡腳的過程當中可以不停的放入花椒,時間大概10~30分鐘為宜,身體微微出一點汗就最好了。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泡腳水+生薑,散寒、除溼、活血。

姜水泡腳時,使用老薑效果更好,不僅能預防感冒,還能散寒、除溼、活血、減少手腳冰涼,甚至有暖腎養腎、延緩衰老的作用。

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姜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第五招:穴位祛溼

委中穴:助膀胱經祛溼排毒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祛溼通道,雖然委中穴的位置與膀胱有點距離,但是保持按摩委中穴3分鐘(每日3次),可疏通膀胱經,讓溼氣漸出。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地機穴:行氣活血、排除溼濁

此穴解痙鎮痛功能最強,通過鼓動體內氣機達到活血作用,加速溼氣排出,可緩解腹痛、腹瀉、水腫等情況。

找到該穴位後用手指衝頂數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後停止。一般配合拔火罐,效果會更好。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陰陵泉穴:清除溼熱、理氣通經

陰陵泉穴,可緩解腹瀉、膝痛、水腫等症狀。

用大拇指來回按摩至出現酸脹感即可停止,堅持按摩有明確功效。

承山穴:緩解抽筋、振奮陽氣

炎夏,祛溼正當時,6大“積溼”習慣,哪怕只改一個也是好的!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刺激它可振奮膀胱經內部陽氣,行氣使人體溼邪排出。

不需要按摩太久,一般不超過5分鐘即可。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