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殼周報20180708:《我不是藥神》戳中醫療痛點,創新藥研發受到關注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作品| 在茶歇的醫生

作者|諾曼·洛克威爾

圖說醫療史| 20180708期

本週,隨著《我不是藥神》的上映,印度仿製藥走進了大家的視野。當高昂的藥價成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們是否能選擇效果相似,但價錢相對低廉的仿製藥?在情與法的夾縫中,是否能開出生命之花?本週為您推薦閱讀《以舉國之力 “山寨”,為“侵權”開綠燈,印度如何將仿製藥做成近500億美元的大生意?》

本週頭條

隨著巨頭企業的相繼上市,行業上市熱潮來臨,再加上港股市場對生物技術企業的開放,中國CRO企業會有更多可能。

在過去的20年間,全球已有逾500萬患者使用隱適美再次綻放迷人笑容,儘管目前隱形正畸的市場份額僅為整個正畸市場的15%左右,但其市場需求正在日益升高,據相關行業研報判斷,未來四年這個領域將以每年12%的增長率快速擴張。

隨著阿里系醫療健康業務佈局不斷豐滿,實際上已經展現出了“新醫療”圖景。這個圖景大致是這樣:以用戶為中心,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為其提供醫療健康服務或者產品;就醫的流程被極致優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貫穿前期的導診到後端的患教、院後管理,極大解放醫生的時間,讓醫生專業能力得到更高效利用。

文中4位院長的核心觀點總結為:

2、以宣傳為核心,十步塑造和維護醫院品牌

3、學科品牌建設三步曲,是醫院發展的動力

創新藥企赴港、美上市並非是資本驅使的結果,而可以看作資本的“接棒”,從VC、PE到資本市場,創新藥的資本支撐更加穩固,投資創新藥變成一門“生意”,而不是“賭博”。這對於創新藥、治療手段的進步無疑是好消息,因為只有制度化、工業化的產投模式,才能保證穩定產出。

醫患一體化,是可以把醫生、患者、政府、醫療機構、保險、製藥企業等行業上下游產業串聯起來協同合作的商業模式,在美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機制。本文將探討國內外醫患一體化的發展,保險機構、藥企、醫生等各方如何協同。

本週行業大事

7月2日

全球首個針對PVRIG靶點治療性抗體獲批臨床

以色列Compugen公司宣佈其針對PVRIG的治療性抗體COM701獲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COM701是全球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的針對PVRIG的抗體,目前用於惡性實體瘤的治療。

7月3日

譽衡藥業“瘦身” 出售三家子公司100%股權

譽衡藥業發佈公告稱,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出售全資子公司上海華拓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西藏譽衡陽光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普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由於交易涉及盡職調查等工作量較大、重組方案內容仍需進一步論證和完善,對交易標的的盡職調查及商業談判等工作仍在進一步推進中。

宜華健康子公司擬2.26億元收購永川臥龍醫院65%股權

宜華健康發佈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達孜賽勒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以現金22,612萬元收購王朝兵所持重慶永川臥龍醫院有限公司65%的股權。

中國企業93億買下澳洲醫械公司

路透社7月3日報道,澳洲肝癌治療器械生產商Sirtex Medical表示,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FILB)已批准中資財團以14億美元(約合93億元人民幣)提出的收購。FILB的批准,意味著這筆創下中國資本出海併購械企金額新高的交易,已經掃除了主要監管障礙。

千紅製藥重磅口服抗癌藥獲批臨床,國內尚無類似產品

千紅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CDK9抑制劑QHRD107膠囊獲得國家藥監局的一類新藥臨床批件。同時也是該企業獲批臨床的首個一類新藥。

20家藥企被兼併重組了

湖北省藥監局發佈12個公告,註銷12家藥企《藥品經營許可證》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

7月4日

眾生藥業廣譜抗癌新藥獲批臨床

眾生藥業發佈公告稱,公司研發的基礎化療抗腫瘤藥物紫杉醇的改良型新藥(化藥2.2類)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於日前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且國內至今尚無紫杉醇聚合物膠束類產品上市。

華海藥業伏立康唑片獲藥品註冊批件

華海藥業發佈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的《藥品註冊批件》。

人福醫藥氨酚羥考酮片獲得FDA批准文號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EpicPharma, LLC(以下簡稱“Epic Pharma” ) 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關於氨酚羥考酮片的批准文號。

7月6日

《我不是藥神》上映

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喜劇片,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李乃文等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中國上映。

資本動態

本週國內外醫療領域共有6

起融資事件。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產業動態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投資人觀點

ARCH Venture Kristina Burow

我認為現在是對初創生物技術進行投資的非常有趣的時刻,這背後有三個交織在一起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在於,許多科技進展的成本變得很低,人人都能用上;第二個因素是,學術界開始認識到這些工具的存在,並在這些工具的使用上變得經驗豐富。現在,他們能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看得更遠;第三個因素是因為科研機構變得越來越聰明,也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幫助科學家思考,如何能把偉大的想法變成偉大的產品。(來源:藥明康德)

政策動態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活動預告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技術前沿

分析單個細胞可更有效地瞭解細胞生物學

分析細胞群組時,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複雜性傾向於隱蔽在它們的平均測量中。然而分析單個細胞時,這些複雜性便會被揭露。單細胞分析可為細胞系統的發育,衰老生理學,非編碼基因組以及癌症驅動分子帶來有效和創新的見解。

目前用於單細胞基因組學的方法包括細胞分選,微流體技術結合的瓣膜製造以及基於微流體乳劑的相關方法。例如,斯坦福大學的Stephen Quake教授與Seung K. Kim博士運用單細胞轉錄組來判定衰老對胰腺的影響。在這項工作中,他們分析了六十年內2544人的胰腺細胞。

蛋壳周报20180708:《我不是药神》戳中医疗痛点,创新药研发受到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