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大家好,我是大御瓷器的燕子,经常会有一些初次接触瓷器的朋友们向我咨询一些关于瓷器的专有名词与知识,其实瓷器的世界太大,需要我们去学习的东西也有太多,今天我就先来和大家讲一讲经常被搞不清楚的

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如同我们每个人穿的衣服一样,“釉”就是瓷器的一件衣服,有的衣服洁白如玉,有的衣服色彩绚丽。

汉字中的釉,本意是指有油状的光泽,对于瓷器来说就是指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并且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聪明的祖先就已经学会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搞清楚了釉之后,我们就来分别认识一下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

在景德镇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买家问老板釉上彩、釉中彩与釉下彩之间的区别,老板回答道:“上午烧制的是釉上,中午烧制的是釉中,下午就是釉下”,这显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也表现出人们对这三者之间的疑虑很普遍。

实际上,这三者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

釉上彩又叫“炉彩”,指先把瓷坯烧成白釉或单色釉瓷,再对它们进行彩绘,最后再入窑低温烧制,主要是为了固化彩料,保持成品的稳定性。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釉中彩指先在素坯上施了一层釉料,然后在表面进行彩绘完成后又覆盖一层玻璃体釉衣,如同对照片进行塑封,在1330°的高温下颜色在釉料中间会渗透,呈现一种晕染的感觉。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釉下彩又叫“窑彩”,指在成型的

素坯上绘制,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浅色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釉衣覆盖在下面,表面光滑柔和、平滑细腻,永不褪色。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由此可见,我们以成型后的釉层关系来区分判断,彩料固化于釉面并整体或部分直接外露的是釉上彩,彩料不同胎体结合且被夹在两个釉衣中间的是釉中彩,彩料在釉下并且与胎面一体的是釉下彩。

以便于让朋友们更好的区分,大御瓷器的燕子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介绍一下三者之间的区别

第一,烧制年代

釉上彩:出现虽早,但技艺成熟于明中、晚期。

釉中彩: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

釉中彩:最早雏形可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较为久远,可以说是釉上彩源于釉下彩,而釉中彩处于两者之间,吸收了各自的优点。

第二,烧制温度

釉上彩:600°——900°

釉中彩:1060°——1250°

釉下彩:1200°——1400°

第三,分类方法

釉上彩:主要包括古彩、粉彩、新彩等

釉中彩:包括制作性釉中彩与烧成性釉中彩

釉下彩: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

第四,特点

釉上彩:纹样突出于釉面,颜色鲜艳,艺术感很强但长期摩擦易磨损变色

釉中彩:釉面细腻光滑,抗腐蚀、耐磨损

釉下彩:色彩莹润、渗透感强,永不退色

从以上的区别可以得出,较为容易的方法就是从手感与光泽度下手。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我们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很多瓷具,包括茶具、餐具等,那么它们的安全性就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市面上都是釉下瓷、釉中瓷与白瓷,比较安全。如果餐具上的图案手感不同,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就可能是劣质的釉上瓷。

燕子建议,把刚买回来的瓷质餐具先用沸水煮五分钟,再放到常温的食醋里浸泡1至2小时,将瓷具中的有毒分子稀释出来,有助于饮食健康。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无论是使用还是观赏,健康可靠地瓷器才是最好的选择。大御瓷器一直以来坚持选用优质高白泥,古法七十二道工序从不懈怠,为每一位爱瓷之人做出最真挚的承诺。

涨知识|把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一次搞懂

每一把瓷器背后都藏着一颗虔诚的心,点缀每一个单调乏味的世界。也许藏于家中的祖传珍宝也许是爱不释手终日把玩的日用瓷具,无所谓其价值的高低,只要能赏心悦目、愉悦心灵,在岁月的滋润下必定会有惊喜回报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