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魯迅曾經說過:“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一部好的悲劇是頂著所謂喜劇的頭銜,然後將美好一步步的毀滅。《驢得水》便是這樣的一部喜劇。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故事是發生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這裡一共有五位老師,校長,張一曼,裴魁山,周鐵男以及呂得水。在這個學校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呂得水真的是一頭驢。由於地區偏遠,教育經費缺乏,校長希望可以多獲取一些費用,申報驢得水老師為英語老師。然而平靜的生活卻被一份特派員前來巡查的信件打亂了。校長無奈之下讓前來修理的銅匠冒充呂得水老師。特派員視察後覺得甚是滿意,想要加大對於學校的投資。為了使得銅匠扮演好老師,張一曼睡服了銅匠。裴魁山一直以來都喜歡著張一曼,發現這事情後內心受挫。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隨著學校重新改建後,不少學生前來報名入學,因此需要擴建校園。這時候,兩件事情幾乎同時發生了,特派員又再次迴歸到了學校,為了迎接美國人的到來。銅匠的老婆找了上門,想要找出是誰睡了銅匠。張一曼在其他人的逼迫下無奈承認了,銅匠為了保護一曼,與妻子撕破了臉,但是卻被一曼給羞辱。銅匠被特派員發現,特派員為了騙取美國人的錢,答應了銅匠的要求,對張一曼進行侮辱,並且剪了她的頭髮,張一曼照了鏡子後瘋了。周鐵男想要保護一曼,卻被槍嚇的懦弱。然而事情還是敗露了,特派員知道了銅匠的真實身份,來幫著他們一起騙美國人的錢。佳佳作為校長的女兒,在這場鬧劇中扮演了銅匠的未婚妻,最終無奈之下和銅匠結了婚。婚禮沒有進行成功。經過一系列事情後,張一曼在開學的前一天自殺了。佳佳離開了三民小學,投奔延安的大哥。這場鬧劇騙局最終就結束了。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張一曼雖然死了,但是她真正從這個吃人的世界裡自由了。在這樣的世界裡,誰不是被利益所驅使呢?然而只有張一曼是最自由的。她的解脫也使故事從悲轉為喜,慶幸這個好姑娘的離開。一個能將大蒜皮當成下雪的姑娘內心是麼的單純。逼瘋她的不僅僅是其他五人,更是這個充滿利益橫行的社會現狀。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影片中最具有看點的是每個人戲劇性的轉變。孫校長對待女兒耀武揚威,可對待特派員就低聲下氣;周鐵男天天叫囂著要和這世界鬥爭,卻被一把槍嚇慫了膽;佳佳總說要揭露這社會的不公平,卻最終屈服在這世界的男權之下;裴魁山說著喜歡張一曼,卻得不到後侮辱一曼;銅匠好不容易男人了一次,卻被自己媳婦逼回了原形。這種轉變使得影片更加具有回味性,讓觀眾聯想起自己,是否這些角色身上會有自己的影子。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人活在世上,掙得是一口氣。然而在一曼開槍的那一瞬間,其他人早已經死了。他們喪失了自己尊嚴,面子,良知,他們僅僅留下的是空殼一副。死亡可能不是一種好的解脫方式,但是苟且於世上又有何意義性呢?

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裴魁山和銅匠真的有那麼愛一曼麼?沒有,如果有的話,得不到時不會心懷怨恨。他們愛的只是一曼的美色,僅僅是一曼單純的內心,當他們都得不到時,嫉妒怨恨便充滿了他們的大腦。

控訴便是這片所謂喜劇的悲劇所想向我們傳達出來的主旨罷了。鬧劇的結束,生活又該趨於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