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加新能源加公轉鐵,公路貨運壓力越來越大?

7月第一週還沒完全結束,包括國務院、交通部、生態環境部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在內,就相繼發佈了多個與貨車相關的“公告”、“計劃”。總的來說,從現在起到2020年,貨運相關行業和企業將面臨多輪、多維度整治。

鑑於政策內容信息量過大,小編在此特別為大家整理了幾條與貨運企業、卡車司機密切相關的內容,我們不妨一起來探討下這些內容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重型車國六標準將於2019年7月1日起實施

出處:生態環境部《關於發佈國家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告》

摘要:重型車國六標準將以分車型、分階段方式實施,其中自2021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應符合標準要求,燃氣車及城市車輛的實施時間分別為2019年7月1日和2020年7月1日。該標準同樣將分為國六a和國六b兩個階段實施。

司機有了新煩惱:

想必自輕型車國六標準發佈、多地出臺地方第六階段排放標準時間表以來,大多數貨車司機的心都懸著,如今重型車國六標準正式發佈,他們心裡的石頭落地的同時,新的煩惱又產生了。

“現在不止國三車的司機在擔心,國四、國五的司機心裡也不踏實,要是能出個明確的消息,告訴大家車還能開幾年就好了。”江蘇的一位司機這樣說道。

國六加新能源加公轉鐵,公路貨運壓力越來越大?

▲康明斯全球首發的國六標準發動機

廠家已做好準備:

而車企和發動機廠商對國六標準的實施則是早有準備,例如今年5月康明斯就在中國全球首發了全系國六發動機,且明確表示將跳過a階段標準,直達b階段。原因就在於,通過對“國五-國六a”和“國五-國六b”兩種過程需要投入的成本、精力進行測算,直接開發符合國六b階段的產品更為合算。

此外,康明斯在研發過程中儘量只對機體進行必要的改動與升級,最大程度降低用戶成本壓力。

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在城市配送領域應用

出處:交通運輸部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摘要: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力爭到2020年新能源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加快推進新能源及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等領域應用。並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

政策倒逼技術升級。

6月12日起,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落地實施,根據《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的補貼標準將以電池儲電量、電池能量密度、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以及噸百公里電耗為必要依據,不達標準的車輛將不予補貼。

很明顯,補貼標準的調整根本意義仍在於倒逼新能源車輛技術升級,而經過幾年的發展,新能源車製造業已經經歷了多輪洗牌,當下依舊活躍在市場的品牌和產品在續航里程、整車質量方面相較以往也更為成熟。相信在政策和企業自身努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夠滿足物流用戶需求的新能源車型可以儘快大規模應用。

國六加新能源加公轉鐵,公路貨運壓力越來越大?

▲此前京東方面就已表示要在今年內將京津冀周邊物流車全部替換為新能源車型

用戶仍持觀望態度。

當然,從用戶角度來看,新能源物流車的使用成本的確很低,但總體來看一旦車輛入駐投用,其要承擔的來自質量、續航里程、充電等方面的風險,已經遠遠超出了“電費低”所帶來的利好。一位城配物流企業負責人就坦言:“現在大城市都在限行燃油車,推薦大家替換電動車,但是基礎設施還有車輛本身的質量卻沒有完善的保障,我們真的是不敢用!”

當然也有一些物流企業選擇積極置換新能源物流車,比如此前劉強東明確表示,要在年內將京津冀周邊物流車全部替換為新能源車型,此外全國其他主要城市也將陸續完成車輛的置換。

提高既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

出處:交通運輸部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

摘要:加快乾線鐵路建設和改造,提高既有鐵路綜合利用效率,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力爭到2020年大宗貨物年貨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加快鐵路市場化改革,建立靈活的運價調整機制,規範鐵路專用線收費,推動鐵路運輸企業與大客戶簽訂運量互保協議。

國六加新能源加公轉鐵,公路貨運壓力越來越大?

▲港口“公轉鐵”後,大批司機或轉業或失業

“公轉鐵”形勢漸顯。

與公路運輸相比,鐵路運輸的市場化並未發展完善,但隨著渤海灣、山東、珠三角各港區相繼發佈禁止汽運集疏港的規定後,貨運行業“公轉鐵”趨勢愈發明顯,以港口區域為例,為了配合“公轉鐵”,鐵總也制定多項計劃加增鐵路運力。

另一方面,在大宗貨物運輸行業,鐵路運輸的確較公路運輸具備一定優勢,此番交通部再次強調提升鐵路運能,看來在煤炭、化工、甚至汽車物流等領域“鐵老大”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有人慌張有人淡定。

為了合理利用運力,提升運輸效率,“公轉鐵”已是必行之路,對此,貨運司機群體的看法卻比較明顯的劃分成了兩類。

一類保守派,認為對一些散戶而言如今的運輸市場本就步履維艱,倘若日後鐵路也加入混戰,以散戶的實力絕對沒有辦法再生存下去,甚至有些司機直呼自己準備“回家種田”。

另一類樂天派,認為對於鋼鐵、化工原油、成品油等大宗貨物運輸,汽運本身確實是不具優勢的,但鐵路的靈活性確實也不如汽運,屆時接駁任務仍舊需要公路轉運。

除以上幾點外,針對國三車的去留問題,相關部門也提出了2020年底前,淘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涉及100萬輛以上貨車;

從2019年7月1日起,將全面供應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於國六標準油品,並取消普通柴油標準,重點區域、珠三角、成渝地區將提前實施;

同時,公路治超已成為常態化,對於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不會放鬆。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以上種種政策及措施,無一例外都是從規範運輸行業出發制定和實施的,但由此勢必會有大批車輛、貨運司機受到影響,我們只能期盼行業中的每一個體都能在這一艱難的過程中平穩過渡,共建一個更加規範的行業發展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