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准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降準,在這個週末“如約而至”。

央行稱,本次定向降准將釋放合計7000億元資金。這一數字超過了年內前兩次降準的規模和市場預期。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於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二是同時下調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2000億元,主要用於支持相關銀行開拓小微企業市場,發放小微企業貸款,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次定向降准將是年內的第三次,前兩次分別在1月和4月(降準置換MLF也算作某種“定向”)。

券商預計下半年仍會有1-2次定向降準。

1

此次降準有三大特點

一、降準範圍:名為“定向”,實際效果等同於“普降”。

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

二、給不同銀行“定向”劃分了資金使用範圍。

大行主要用於支持債轉股,其他行主要用於支持小微。

三、央行首次“手動計算”了釋放資金量。

過往,降準能釋放多少資金量都是市場各類研究報告算出來的。這次,央行罕見首次動手,為市場提供了可釋放7000億元資金這一數字。

央行呵護市場流動性,可謂用心良苦了。

2

為何要降準?

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此次定向降準本來就是“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相機抉擇的應有之義,“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內涵應當是跟隨經濟形勢的變化,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在中國目前的經濟條件下,“持續降準”應當是光明正大的。

2018年央行貨幣政策“新型降準”,存在八大重磅情理:

情理一,2018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巨大,“定向降準”前提成立;

情理二,2018年CPI中樞在2%左右,“定向降準”是可選項;

情理三,“嚴監管”態勢明顯,“寬貨幣”不會導致2015-2016年的“金融亂象”;

情理四,定向降準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配套措施,有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情理五,政府信用緊縮,需要貨幣政策對沖;

情理六,定向降準成為替代貿易順差收窄下的貨幣投放渠道;

情理七,“定向降準+公開市場回籠”可以有效緩解流動性分層;

情理八,用增量利益引導金融服務小微實體。

海清FICC頻道認為,2018年在“嚴監管+緊信用+緊財政”的政策組合下,“信用緊縮”問題持續發酵,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採取“寬貨幣”進行合理對沖,且在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逐漸收窄的情況下,“持續性降準”是對沖外匯佔款流動性的良好選擇。

2018年“新型降準”絕不是重蹈“刺激放水穩增長”的老路,在史無前例的“嚴監管”大背景下,2018年進行“寬貨幣”絕不會導致2015-2016年的“金融亂象”重演;在MPA等約束之下,“加槓桿”絕不可能捲土重來;在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下,同樣絕不可能再次出現房地產泡沫,市場需要對此有清醒認識,拋棄舊思維。

此次,2018年6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政策層再次將流動性定調由“合理穩定”進一步改變至“合理充裕”,重回2014年四季度-2016年三季度的“合理充裕”,這是一個巨大的政策變化。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3

債轉股迎來低成本資金

據券商中國報道,由於此次降準釋放的近5000億元左右的資金都要被用於支持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因此,這對於當前一些處於高槓杆率但有有競爭力的企業來說,都是可以被“債轉股”的優質對象。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初,本輪市場化債轉股的簽約規模已超萬億,但成功落地的規模只佔簽約總規模的10%左右。制約債轉股項目落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決策層今年以來為了推動債轉股的加快落地,出臺了不少“大尺度”放寬的政策。

不過,此前不少業內人士對券商中國反映,市場對於推動“債轉股”最期望的,除了有政策鬆綁外,還需要低成本資金來源的支撐,而此次定向降準無疑是迎合了市場的期待。

北京一家AMC高管表示,本輪市場化債轉股與上一輪政策性債轉股明顯的不同是,如今需要債轉股的企業主要分佈在鋼鐵、煤炭等傳統行業,行業集中度比過去要高,這也增加了債轉股的風險;另一方面,如今企業的負債規模巨大,一些大型國企動輒就有幾千億的負債,債轉股的規模如果小了,對降低槓桿率起不到明顯效果,但如果轉股規模太大又很難有投資人承受得住。

“包括銀行、AMC現在用來做債轉股項目的資金成本都太高,我們還是希望能獲得央行再貸款的低成本資金。實際上,在上一輪債轉股中,四大AMC的主要資金來源就是央行再貸款。”該AMC人士稱。

那麼,哪些股最受益呢?

央行還對降準資金用於“債轉股”設定了一些門檻:

一是實施主體在“債轉股”項目中應當實現真正的股權性質投入,而不是仍然以獲取固定收益為目的的“債轉債”,也就是說,不支持“名股實債”的項目;

二是鼓勵相關銀行和實施主體按照不低於1:1的比例撬動社會資金參與“債轉股”項目;

三是“債轉股”有關股份以及相關債務減記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定價,按照法律法規,由項目相關參與方協商確定;

四是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相關實施主體應真正參與“債轉股”後企業的公司治理,促進其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同時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是實施“債轉股”項目應當有利於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恢復企業發展動能,不支持“殭屍企業”債轉股。

從監管文件出發,實施機構希望救助的是目前債務負擔重,經營陷入困境,但是未來前景光明的企業。

從前期債轉股的案例來看,實施債轉股的公司大多具備以下特點:

1、所處鋼鐵、有色等強週期行業;

2、集團公司存在上市子公司;

3、集團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且資產負債率傳導到上市公司主體;

4、公司盈利有好轉的跡象或者潛力,或者有優質資產;

5、從債務結構來看,沒有集中於某類債務的情況,長債佔比較低。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4

總體流動性“鬆綁”?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定向降準有利於穩步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有利於加大對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屬於定向調控和精準調控。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長江證券宏觀趙偉團隊點評稱,定向降準對市場流動性影響有限,屬於結構性對沖,去槓桿將是“持久戰”。

天風固收孫彬彬團隊則預期,小微企業“融資難 融資貴”引發的政策變動,不僅會對小微企業進行定向“滴灌”,也會伴隨總體流動性的“鬆綁”。

定向降準是配合著一般降準進行的:如果連續的定向降準,卻不進行降準配合,會使得一般準備金率和“定向”準備金率差別過大,使得一般降準在技術上失去了政策寬鬆作用:例如如果各家機構都通過定向降准將準備金率降低至一般準備金率以下100-150個BP,那麼當需要降準之時,準備金率下調50-100BP,刺激作用就非常有限。

其中,最主要的邏輯還是:小微企業處於經濟的底層,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果要獲得緩解,除了政策定向支持以外,只有整個系統的流動性充盈,才會有“漫溢”出來的流動性去解決其融資問題。

海通姜超也認為,今年以來,在金融嚴監管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逐步從去年的實際偏緊向中性迴歸,支持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的進程,本次定向降準意味著貨幣政策進一步邊際調整,寬鬆力度加碼,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實體融資、緩解信用壓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考慮到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狀況、金融去槓桿以及M2增速處於歷史地位的狀況,這次定向降準釋放7000億元,還是一個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體現。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表示,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基調不變,意味著貨幣政策不會有明顯寬鬆,並不會出現“大水漫灌”式流動性投放。

5

A股政策底已現

央行降準後往往對股市構成利好。從2014年以來,定向降準和全面降準之後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以及9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和創業板指數在短期(5個交易日、30個交易日)大概率上漲。

分析稱,雖然定向降準是為了緩解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在當前股市較為敏感的時間點宣佈這一釋放流動性的消息,無疑對股市來說也是利好。

星石投資指出,本次定向降準有利於緩解去槓桿對優質企業的衝擊,精準解決優質企業融資和流動性問題,為去槓桿提供了較好的金融環境,對市場能夠起到實質性的提振作用。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的觀點也較為積極,他認為“央行降準有利於大盤底部確立”。

“本次降準有效緩解當前資金面偏緊狀況,有利於大盤底部的確立。”楊德龍稱,近期受到外部衝擊和資金面緊張的影響,A股市場大幅下挫,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重要關口。本央行不斷釋放一些積極的信號,央行展開了2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同時通過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流動性。本次定向降準的效果更好,更有針對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資金面緊張的問題,也會提高投資者信心。

相關閱讀:剛剛,國務院會議透露重要信號!定向降準要來了,A股政策底已現

市場人士認為,近期3000點附近,監管層不斷放出利好政策,可以說A股政策底已現,受這次降準消息的刺激,A股週一大概率高開,不過,6月份流動性緊張期還未結束,短期A股或仍會反覆震盪,投資者不必追高,可逢低吸納。

具體行業來看,國金證券認為,此次降準短期有助於提振部分行業風險偏好,如房地產、鋼鐵等部分週期板塊,以及銀行、券商等板塊。

6

對債市影響幾何

海通證券姜超老師認為,債市慢牛延續。

近期長端利率受益於避險情緒、基本面回落等因素下行,但短端利率因半年末因素略有上行,期限利差持續縮窄制約長端下行。而此次降準有利於帶動短端利率下行,從而打開長端下行空間。在貨幣寬鬆、基本面下行和違約風險上升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債市的分化仍是未來的主旋律,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仍是配置首選,而對低等級信用債仍需保持謹慎。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7

對樓市影響幾何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觀察歷次降準週期之後房地產市場均出現了一波成交轉暖跡象。

超預期!年內最大力度降準來了,股市樓市要漲?誰最受益

據克爾瑞研究中心的分析,長期以來,房地產市場始終是銀行鉅額信貸資金的重要出口,降準後釋放出的增量資金很大一部分還是會流向房地產市場。

不過新時代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認為,過去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造成中國槓桿率上升過快的原因之一,在結構性去槓桿下,貨幣政策不會重回全面寬鬆,但去槓桿的壓力較2017年已經有所減輕,同時政策重心向經濟增長傾斜,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中性的基調下,可能會適度放鬆,流動性或將邊際改善。

未來結構性去槓桿仍是工作重點,將繼續限制房地產企業、產能過剩行業的國有企業融資,以及規範地方融資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