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精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防止伊波拉愛滋病等病毒的性傳播途徑

靶向精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防止埃博拉艾滋病等病毒的性傳播途徑

靶向精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防止埃博拉、艾滋病等病毒的性傳播途徑

人類精液中稱為澱粉樣原纖維的蛋白質片段顯著增加埃博拉病毒感染並保護病毒免受嚴酷的環境條件,如炎熱和脫水。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本週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了這些發現。

雖然埃博拉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來自2014年疫情的後續研究發現,男性可以將精液中的病毒保存至少2.5年,並有可能通過性傳播病毒在這段時間內。賓夕法尼亞的研究人員針對精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可以阻止埃博拉病毒的性傳播傳播。

微生物學教授Paul Bates博士說:“埃博拉病毒的性傳播造成了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鑑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目前的埃博拉病毒爆發。

性傳播也與幾內亞埃博拉病毒的復甦有關,該病在西非埃博拉病毒爆發期間曾被宣佈為不含埃博拉病毒。然而,涉及性傳播的宿主因素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針對澱粉樣蛋白的策略,例如製造破壞其結構的小分子,已經開發出來以減緩或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其減少埃博拉病毒性傳播模型感染的能力進行測試。

通過幫助病毒附著於宿主細胞周圍的膜,精液中發現的幾種類型的澱粉樣蛋白增強了其他病毒(如HIV)的傳播和感染。這些是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的,James Shorter博士是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副教授,也是PNAS研究的合著者之一。

鑑定了酵母如何熱休克蛋白並且一種名為CLR01的小分子可以破壞精液中發現的澱粉樣原纖維的形成,使人類免疫細胞不易感染HIV。Bates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PNAS研究的第一作者Stephen Bart博士指出,他應用在艾滋病毒研究中所學到的知識,調查埃博拉病毒的性傳播細節。

為了測試澱粉樣蛋白增強感染的能力,在感染各種人類細胞類型之前,將具有獨特埃博拉糖蛋白(病毒顆粒外部的標記)的良性病毒與生理濃度的精液澱粉樣蛋白一起孵育,所述人類細胞類型包括巨噬細胞( 埃博拉病毒在人類中的主要靶標。)具有這種良性埃博拉病毒和澱粉樣蛋白的細胞的感染水平比單獨使用病毒的細胞高約20倍。

來自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病毒科的合作者Courtney Cohen和John M. Dye在馬里蘭州弗雷德裡克的生物安全4級設施中使用活埃博拉病毒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研究小組還發現,澱粉樣蛋白增強了病毒與細胞的結合並增加了其被宿主細胞內化的能力。在精液中工作的原纖維顯著改變了病毒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夠更好地在高溫和溼度較低的體內環境中存活。

“鑑於性傳播可能引發新的埃博拉感染鏈,我們認為我們發現了相關因素,可能是抑制埃博拉病毒傳播的重要目標,”Bart說。

該小組的下一步工作是確定澱粉樣蛋白是否對陰道感染模型中的埃博拉病毒有效,以及破壞澱粉樣蛋白的化合物是否具有保護作用。此外,他們計劃分析其他場所(如人類腸道)中發現的澱粉樣蛋白,看看它們是否在其他類型的病毒感染中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