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NBA與中國的淵源近40年,有轉播的歷史逾30年,成立大中華區辦公室十多年,而從姚明2002年以狀元身份登陸NBA之後,NBA在中國的發展也駛上了一條快車道。

如今,風評不錯的舒德偉(David Shoemaker)卸任NBA中國CEO一職,張墀駒(Derek Chang)走馬上任。對於據悉估值超40億美元的NBA中國而言,新任CEO能給NBA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北京華貿寫字樓19層NBA中國辦公室,距離正式就任CEO不到一個月的張墀駒(Derek Chang)神采奕奕。

作為成長在美國的華裔,他先是簡單用中文表達了他中文不佳的歉意,而後用英文講述了自己與中國的淵源,NBA未來在中國的市場開發,以及他將在往後幾年扮演的角色,而這也是各方都最為關心的問題。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猜猜哪個是圈哥?

在不少年輕人看來,足球籃球誰是中國第一運動可能還需要討論,但NBA是中國年輕人群中最受歡迎的體育聯盟,或許並沒有太大的爭議。作為NBA在中國的重要推手,NBA中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當我們回望NBA與中國的故事,能發現一條曲折前行的脈絡線,這也給張墀駒上任做好了前言與鋪墊 。

NBA與中國的前世今生

NBA聯盟成立至今已逾70年,不過距離他們真正開始跟中國發生聯繫還不到40年。1979年,華盛頓子彈隊(現華盛頓奇才隊)來到中國,跟八一火箭隊打表演賽。這是雙方球隊的第一次接觸。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大衛斯特恩與姚明

1987年,中央電視臺首次播放NBA全明星賽,而後,時任NBA總裁大衛·斯特恩於1989年飛到北京,與中央電視臺簽訂首份電視轉播協議,免費贈送節目內容和信號。他冒著瑟瑟寒風,在門外等了一個小時的故事,一度傳為美談。

到1999年5月,《NBA時空》成為NBA首個在亞洲的授權出版物,銷量每期超過十萬冊。

這些,都是NBA早期為了推廣中國市場而做的點滴努力。至於真正開始派駐團隊關注這塊市場,則要從1992年NBA在香港設立大中華區辦事處說起。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即便設立了香港辦事處,NBA在中國仍然沒有展開大刀闊斧的擴張。直到2002年姚明以狀元身份加盟火箭掀起國內的關注熱潮,次年,NBA正式在上海設立辦事處,2004年,又在北京設立辦事處並設為總部。

可以說姚明的出現,給NBA中國市場的開拓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時任中國區CEO馬富生在2004年首次把NBA季前賽帶到了中國,而後,馬富生的繼任者陳永正把NBA中國的年收入一度提升至1億美元。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前NBA中國CEO舒德偉

隨後,NBA中國就進入了舒德偉的時代,在他的7年任期內,NBA平穩度過了後姚明時代,而與騰訊達成的獨家轉播合同,也讓NBA轉播進入了新的時代。作為“守江山”的代表人物,舒德偉治下,NBA在中國收穫的商業收入和球迷關注屢創新高,保持了高速的增長。

前任越成功,留給繼任者的壓力就越大。隨著市場的日漸成熟,更換NBA中國CEO,除了舒德偉的個人原因之外,不難猜想,NBA這次想抓住機會把中國的市場開發挖掘到一個新的層面。

那麼,張墀駒究竟有著怎樣的背景,他能站在前輩們的肩膀上,讓NBA與中國的故事進入新的篇章嗎?

新任CEO,是個啥樣的人?

張墀駒,其中文名的第二個字念Chi,二聲,《漢書》中的意思是臺階前的空地。在他的治下,NBA中國有望拾級而上,步入一個新的臺階嗎?

事實上,跟此前幾任NBA中國區大主管不同,張墀駒既不是馬富生,舒德偉這類外籍“中國通”,也非陳永正這樣的國內職業經理人。

兼具美國藤校精英氣質和中國本土淵源的他表示,除了最近幾周各地飛行讓他不得不多次倒時差之外,在中國並沒有什麼不適應。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張墀駒的父母生於國內,而張墀駒自小成長在美國,據他透露,目前在國內僅有一些遠親。不過,即便如此,中國對他來說也並不是一張白紙。30年前,張墀駒就到中國遊歷過北京廣州和長沙等地,後來還短暫在南京大學做過幾個月英語講師。

也是那個時候,他在香港買到兩張邁克爾-喬丹的海報,如獲至寶的他把它們貼在了家裡的牆上。

在張墀駒看來,來到中國並不存在什麼文化上需要適應的東西。在紐約倫敦新加坡都有過工作經歷的他,除了中文能力欠佳之外,剛來這裡似乎就跟一切都很合拍。

張墀駒擁有斯坦福大學MBA和耶魯大學歷史學士學位,曾任多家媒體平臺高層,負責過與NBA聯盟通的合作等體育業務。在以媒介形式為主導的中國市場,他顯然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媒介形態,科技形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甚至每個小時都在發生變化。我們需要去跟隨處在不斷變化中媒介生態,”他說,“而幸運的是,我們的內容一直都有著廣泛的接受度。”

在媒體轉播上,騰訊體育是NBA在中國最大的合作伙伴。如今距離當時達成那份5年5億美元的轉播合同已近3年,再有兩年就又要開啟新的週期了,這往往也標誌著新一輪談判的臨近。那麼,媒體行家張墀駒治下的NBA中國是否會帶來變局?

“騰訊體育跟我們有著很好的合作,他們擁有出色的媒體平臺,” 張墀駒說,“他們不只是在做媒體轉播,也讓觀眾更好地參與到互動。有著如此良好的合作狀態,我想說我們會先專注於當下。”

很顯然,從流量、商業化、付費用戶與影響力等多個層面看,騰訊過往幾年都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而對於很熟悉媒體的張墀駒而言,他還需要一段的時間來評估和考慮NBA在中國的轉播與未來,下個週期價格顯然會進一步水漲船高,但究竟誰能摘到NBA這顆日漸成熟的果子,目前還不得而知。

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此次初到中國,過去幾周他主要把時間用在跟NBA有著合作關係的公司和媒體平臺溝通。此外,張墀駒表示已經跟籃協主席姚明有過交流,他認為自己和姚明的追求本質上是一致的。

姚明不光身兼多個身份,對於中國籃球與NBA而言,他無疑有著極強的符號意味。舒德偉之所以被廣泛認為成功,跟推動NBA平穩在中國度過“後姚明時代”也很有關係。對於張墀駒和NBA中國而言,在新週期裡與姚明進行合作或許將會成為主旋律。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張墀駒說:“姚明有過在CBA和NBA打球的經歷,如今是中國籃協主席,他在中國籃球界扮演著一個獨特的角色。我們很願意跟他合作,給予他支持,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在中國發展好籃球運動。

在中國籃球的世界裡,過去幾年間前NBA球員斯蒂芬-馬布裡產生了任何外籍球員都無可比擬的影響。他三度率隊在CBA奪冠,擁抱中國文化,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一個標誌人物。

被問及是否會嘗試讓更多球員像馬布裡一樣成為中美籃球之間的橋樑,張墀駒的回答非常簡潔,“籃球本身就是溝通的橋樑,體育是可以跨越國界的。”在未來的具體舉措上,他並沒有過多提及,不過可以感受到的是,站在NBA這個超級平臺上,張墀駒的出發點可能是NBA在中國的推廣,但落腳點常常會在籃球上。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今年夏天,NBA夏季聯賽將至少迎來三名中國籃球選手的參與,這對於全球化的NBA以及中國籃球來說,無疑都是一件好事。下一個姚明,我們已經等待了太久。

當然,NBA在中國的推廣仍然有著一些天然的桎梏。比如,除了已經延續多年的NBA中國賽之外,未來是否可能有球隊在中國打常規賽?

在張墀駒這裡,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即便NBA常規賽已經在英國倫敦,墨西哥城等海外城市有過嘗試,但從美國本土到中國的十幾個小時長途飛行是現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雖然橫亙在前,但解決它並非迫在眉睫。

下一步?“做事要有優先級”!

在整場對話中,張墀駒多次提到的是“做事要有優先級”,以及“著眼當下”。除了籃球賽場上的吶喊激情聚光燈之外,國內的籃球推廣和市場培育有太多不那麼引人注目卻又切切實實的事情值得去做。

在他看來,目前最重要的是提升中國市場對NBA賽事的關注度和投入度,以及人們在籃球運動上的參與度。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自2014年NBA中國與中國教育部達成戰略合作後,在2017-18學年,全國有約2000所學校逾2百萬的學生在使用NBA中國與教育部合作編纂的籃球課程進行訓練。NBA中國也已經在中國多個城市舉辦過Jr. NBA 聯賽。備靠豐富的資源,張墀駒有很多事可以去做。

“Mr. David(舒德偉)在這裡做出了很多成績,現在跟他完成交接令人激動。而背後有著NBA總部和三十支球隊老闆的期待,面前有著龐大的中國市場,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但體育本身就是充滿競爭的。

” 他說。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今年4月,全球首座NBA中心在天津武清開業,剛剛結束的賽季,中國電視和網絡的NBA觀賽人數均在數億級別,NBA的各大社交媒體賬號關注人數首次突破1.5億。今年夏天,克萊-湯普森,詹姆斯-哈登和凱文-杜蘭特等球星的陸續來華,勢必又將引發一波熱潮……

NBA副總裁譚惠民(Mark Tatum)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NBA中國的估值比10年前建立時翻了一翻,目前的估值超過40億美元,在42-43億美元之間。”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過往對於NBA中國賽收入的預估

2014年“46號文”發佈後,國內體育的商業化湧動。姚明走馬上任籃協主席一年有餘,CBA改制正在進行,青少年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虎撲路人王”等業餘籃球賽事開展得如火如荼,NBA夏季球星來華紛紛,而更為重要的是,2019年中國男籃世界盃也近在眼前……可以說,中國籃球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嶄新面貌。

對於國內始於2014年的政策,初來乍到的張墀駒或許並不如國內體育人那般瞭解,不過,無論是NBA這個外部環境,還是內部中國籃球的發展勢頭,都指向了一個光芒閃閃的方向,對於張墀駒而言,他要做的就是帶領NBA中國挾大潮繼續奔流前行。

《人間》,是體育產業生態圈推出的一檔體育人物紀實欄目。從時代風口上的弄潮兒,到兢兢業業的普通人,在體育產業奔湧的時代浪潮裡,我們力圖還原每一個人物最真實的面貌,因為正是無數個他們,最終構成了行業的全貌。

這裡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如果您或身邊的朋友願意分享一段經歷,不妨通過後臺留言聯繫我們,不論是平凡世界抑或是英雄史詩,生態圈願意成為這段故事的記錄者。

接棒舒德偉,張墀駒首次公開亮相,NBA與中國還能更近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