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職場健康課|關於個人呼吸防護的九大誤區,你中了幾條?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長期在含有粉塵或有毒氣體的環境工作,若沒有使用合適的防護產品,會對人體呼吸系統造成傷害;而肺部器官及組織的傷害通常是很嚴重且無法復原的,塵埃越微細,越容易進入支氣管末端,其傷害就越大。因此,防治塵肺病就要重在預防,那麼個人呼吸防護就顯得特別重要。可不少人對個人呼吸防護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主要存在以下九大誤區:

誤區一:我感覺不到……

當我們感覺某種事物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心生防備,以保護自己。呼吸防護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當我們覺得所處環境有毒有害時,就會想要戴上防護面罩或是離開以保護自己。在沒有儀器檢測提供客觀依據時,我們對周圍空氣環境的主觀認知來自於視覺、嗅覺和味覺。如果沒有危險的感覺,往往就認為是安全的;但是感覺器官對外界的感知存在著侷限性,過分相信感覺,會使自己身處險境而不知。

1.氧氣無色、無嗅、無味,當這種維持生命的氣體濃度降低到18%以下時,生命就會受到威脅,而主觀感覺對缺氧窒息不能提供任何預警。

2.許多有害氣體也是無色、無嗅、無味,不具有任何警示性,常見的如一氧化碳、甲烷、汞蒸氣等。

3.一般人都知道硫化氫是致命的有害氣體,也瞭解它具有臭雞蛋氣味,所以認為憑嗅覺判斷它的存在是可靠的,殊不知嗅覺疲勞會使我們無法感覺逐步累計和高濃度的硫化氫。

4.由於個體差異,有些人天生對某些氣味無法感覺,如氰化氫的苦杏仁味。

5.一些有害氣體雖有氣味,但當人感覺到味道時,已經造成傷害,如甲醇的嗅閾大約為180mg/m3,而甲醇衛生標準為50mg/m3;再如四氯化碳嗅閾為260mg/m3,而衛生標準卻為25mg/m3。

6.粉塵是空氣中懸浮的微小顆粒物,沒有氣味,10微米以上肉眼可見的粉塵往往能被呼吸系統的自清功能清除,而那些看不見的呼吸性粉塵才是真正威脅健康的粉塵,吸入呼吸性粉塵不會有任何感覺,而它卻是導致塵肺病的元兇。

誤區二:萬能的口罩

“我們現在用的紗布口罩便宜而且好用,夏天吸汗,冬天保暖,髒了可以洗,用破了拿回家還能洗碗。”而這樣“好”的口罩卻不具備必要的防塵功能,國家已經禁止使用紗布口罩作為防塵口罩。

誤區三:不能洗的口罩怎麼會好用

防塵口罩的濾料是不能水洗的。紗布口罩雖能洗,但它不防呼吸性粉塵,洗不洗都一樣。防塵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濾料通常為無紡材料,有些還依靠纖維上帶有的靜電電荷過濾呼吸性粉塵,這樣可以做到高效、低阻,佩戴舒適。水洗後濾料的微觀結構會受損,出現肉眼看不見的裂縫、孔洞,靜電電荷也會大量損失,“再生”後過濾性能嚴重下降。

有些防護用品的經銷人員迫於用戶要求降低使用成本的壓力,在沒有充分科學依據的情況下,默許或者聲稱濾料可以水洗,可如何保證水洗後口罩還具有合格的過濾效率呢?過濾材料越洗,阻力越低,雖然戴起來呼吸更舒適,但呼吸防護失效,而佩戴者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誤區四:我的身體已經有抵抗力了

人在感冒後的一段時間內會自動獲得免疫力,有人自以為身體也會對有毒物質產生免疫,這是荒謬的。接觸有害物後人通常不會很快發病,潛伏期有時很長,如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像塵肺病,發病往往在接塵幾年至十幾年後,有些人至死都不知病因所在。

誤區五:我幹幾年就不幹了

合同工往往工作換得勤,一個地方幹一、兩年就走,來的時候好好的,走的時候也感覺不出有什麼毛病,但是如果工作中接觸了有毒有害物質,慢性中毒或疾病的症狀卻會在以後的某個時候(比如體質變差,免疫力下降的時候)逐步顯現出來。

誤區六:買個醫生做手術時戴的口罩就行

手術過程要求無菌,外科手術口罩的功能是防止醫生呼氣或說話產生的飛沫汙染手術創面,它的作用是保護患者。這類口罩一般為平面結構,過濾材料也沒有經過專門的過濾效率測試,不能用於呼吸防護。

不同類型的防護口罩,其性能也不同,呼吸防護要根據防護對象來選擇防護口罩。過濾式口罩不產生氧氣,不能預防缺氧;防塵口罩不防有害氣體,防毒口罩不能防塵。遇到粉塵和有害氣體同時存在的情況,務必選擇配防塵加防毒過濾材料的口罩。

誤區七:口罩誰不會戴

有些人認為戴口罩還要培訓是“多此一舉”。很多戴過紗布口罩的認為戴口罩很簡單,卻不知道有些口罩的戴法和紗布口罩不一樣。紗布口罩是平面的結構,它不可能與人臉的曲面密合,戴好戴壞一個樣;而立體結構的口罩,可以與臉部取得密合,將呼吸區與外界空氣隔離,如果留著大鬍子戴口罩就不可能取得密合,如果戴上的口罩四處漏風也不會起到保護呼吸的作用。

誤區八:戴口罩的人有病

日常生活中也有需要呼吸防護的場合,如近年初春時節北方地區有不少沙塵天氣,有些人對春天的花粉過敏等等,外出時會有不少人戴口罩,許多人認為他們嬌氣,或者認為他們有病。

誤區九:我用的是進口的,最好的,很保險

錯誤的安全感往往更危險。世界上沒有萬能的口罩,任何呼吸防護用品都有其適用性和侷限性,不能提供100%的防護。呼吸防護用品的適用範圍指防護對象(粉塵、有害氣體種類、缺氧等),還指適用的有害物濃度,這受到防護方式(過濾式還是供氣式)、過濾材料容量、面罩種類等因素的影響,最後還應考慮使用的環境(與工作方式及同時使用的其它防護用品或工具的匹配性)和使用者特點(是否戴眼鏡、是否留大鬍子、臉型等)。如果超出防護用品的適用範圍和有效期使用,就會存在危險。

以上關於呼吸防護的九大誤區,你中了幾條?為了職業健康,除了選擇對的防護口罩,還要注意該口罩能否正常發揮發揮防護功能,如濾料失效或面罩有破損,需及時替換,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編。。輯:王梓懿

圖文校對:李。多

來。。源:職業健康網

龙江职场健康课|关于个人呼吸防护的九大误区,你中了几条?

點擊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