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鎖,你聽說了嗎?

智能門鎖市場的玩家現在不僅只有傳統的五金門鎖企業,還有如從事安防監控的海康、大華,更有如傳統家電製造企業海爾、美的。入局更多的好像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制造企業,如小米、中興等等眾多的智能手機制造企業都已進入到這個領域,僅在短短的2017年就有上千家的企業進入到了這個賽道中。畢竟這也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近幾年隨著智能家居這兩年越來越火的姿態,以及一些企業在智能家居部分領域的成功,讓許多的參與者躍躍欲試。更多的是隨著4G技術大範圍的普及以及5G即將商用的前夕,所有的廠商一致認為該領域會是下一個市場藍海的爆發點。但是筆者認為對眾多的消費者而言,智能家居的確是未來的藍海,但也不全是,就好像這個智能門鎖一樣,簡單來說,消費者對智能門鎖並目前並沒有一個即時的痛點需求,更多的只是廠商為了打開的營銷噱頭,所以智能門鎖雖然會乘上智能家居的東風,但目前而言市場規模並不大。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的IoT合作伙伴計劃專場上發佈的《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中稱2016年全球市場智能鎖產業規模達到1100萬套。其中日本達到150萬套,韓國達到170萬套,歐美市場達到250萬套,中國達到350萬套,其它等市場約200萬套,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鎖產業規模將達到5100萬套。由此可見,就全球市場而言規模都是很有限。所以這個市場還處在一個長期的的教育階段,火熱的表象背後更多的是缺乏市場需求的無賴。

市場廣闊的智能傢俱中,為何智能門鎖堪當開局大?

以智能手機制造商跨界到這個領域而言,目前的整個智能手機市場早已是競爭激烈,馬太效因越來越強,手機行業老將劉江峰日前對媒體表示:“做了這麼多年手機,這個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而且手機市場主流品牌已經幾乎佔領了全部,中小廠商的生產空間已經極少了,且目前全球整體市場也是處於需求量的下降階段,所以對於眾多的二梯隊、三梯隊手機制造商來說,想要獲得體量的持續增長,就必須重新尋找新的增長點,有一個新的流量導流體來承接市場份額的增長。

智能門鎖雖然目前處於市場教育期。一旦市場成熟之後,就像目前的智能手機一樣,將直接是面向消費者的剛需產業。除此之外,在一定意義上還可以打通B端的產業鏈條,可以說市場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並且相比較其它的以家電為主的智能家居產品,這個領域目前並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市場佔有率是極度分散的。後來的新加入者也基本上都處在投入期和檢驗市場階段,現在進入成功的概率較大。

在產品的難度上,表面上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如果企業能投入一定的研發實力的話,就可以研發出顛覆性的產品的。在市場上可以形成更大的品牌效應。佔領消費者的認知區間。

但是,問題來了。

整個的智能門鎖市場上,雖然玩家眾多,但是依然無法逃脫產業發展初期草莽生長的時代,許多產品都表現出同質化嚴重、創新不足、重營銷輕研發的怪圈,衍生出了許多華而不實的噱頭功能。

和智能手機對性能、顏值等要求不同的是,智能門鎖對安全的要求是底線。只有滿足消費者心理安全底線之後,才追求便捷性。簡而言之,就是解決開門安全性的基礎上來解決開門便捷性。

可是安全這一剛需,好像眾多的廠商並沒有解決,智能門鎖依賴移動互聯網、電子加密技術、機械防盜技術、機械製造技術、認證技術等技術的完美結合,很多性能的落地還有待於技術的開發與完善,目前在底層技術上並沒有實現。大多數都是套用公版公模來來降低研發成本,再外接一些華而不實的功能。因此這個市場上,技術勝過一切營銷。但是實際效果不升反降

從機械鎖到智能門鎖並非產品的簡單升級換代,而是產品定位與功能的重大革新,結合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技術,智能門鎖的定位應上升到家居安防系統的其中一部分,不僅僅是鎖門或者對人員身份的識別層面。比如如何與其它智能家居的信息打通,出門安全信息的確認,如何扮演好家居安防的第一道門這樣一個角色。

國內整個智能門鎖才剛剛起步,想要在這個市場有所突破,就必須延伸出除“鎖”之外,更廣的內涵,賦予更多的意義。以及通過底層安全技術的創新最終做到消費者的認可。理念更不能停留在“不用鑰匙開門”這樣的認知水平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