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長期戴耳機居然有那麼多危害!

驚人!長期戴耳機居然有那麼多危害!

耳朵是人體比較精密複雜的器官,如果長時間受到刺激,其靈敏度會降低。一些人喜歡戴耳機聽歌,愉悅心情,戴耳機聽歌既不妨礙別人,自己也不會受到外界干擾,本來是不錯的選擇,也是一種時尚,不能否定它的好處。但是如果長時間戴的話,害處多,要注意防範。

據悉,前不久一位23歲的杭州IT男因為長期戴耳機突然聽力下降,最後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重度突發性耳聾”,聽力很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到正常。近日,福建福州一名大二女生也因為戴耳機熬夜看視頻,一夜醒來突然失聰,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耳機對耳朵的傷害有多大?又該如何正確使用耳機呢?

驚人!長期戴耳機居然有那麼多危害!

長期使用耳機是否會導致聽力下降?

據縣人民醫院五官科主治醫師張金旭介紹,長期使用耳機必然會影響聽力,導致聽力下降,但是由於個人使用耳機的時間長度不同、音量大小不同,所產生的影響程度也不同。

張金旭說:“人耳一般能感覺到的聲波頻率範圍是20-20000赫茲。聽力對500-1000赫茲這個聲波頻率較為敏感,對處於2000-4000赫茲的噪聲卻不敏感,長期使用耳機,聽力會在高頻聲波部分(2000-4000赫茲)受到損傷。所以即使聽力已經受損,我們卻很難察覺,當有所察覺時,聽力的損傷已經較為嚴重,可能會造成噪聲性耳聾。”

受損的程度不同,治癒的幾率也不一樣。張醫生告訴記者,剛開始聽力的損傷只是一個疲勞現象,如果受損程度較輕並且及時發現,只要脫離這個環境,儘量減少使用耳機的次數,避免噪聲,或是利用藥物(如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激素、神經營養藥等)進行治療,聽力是可以恢復的;但是如果聽力損傷時間較長、較為嚴重,並伴有較為明顯的症狀,那就很難恢復,甚至會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怎樣判斷自己的聽力是否受損呢?

張醫生表示,聽力損傷的過程較緩慢,一般難以發現,一旦發現,可能就為時已晚。因為高頻率損傷不在人的敏感範圍內,所以長期在嘈雜環境下使用耳機的人,應該去醫院進行專業測試,檢查聽力是否受損。如果出現聽到較大的聲音就感覺耳朵受不了、對聲音較為敏感等症狀,或感覺聽不清楚,只聞其聲不知其意時,說明聽力損傷可能已經較為嚴重,需要去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和治療。

驚人!長期戴耳機居然有那麼多危害!

如何保護自己的聽力?

1、使用“60-60”原則——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

建議使用耳機時,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能調至更低最好,以免過分剌激耳朵;每天不超過60分鐘是比較安全的,所以大家應該少戴耳機,以間歇收聽為宜,讓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注意使用耳機的環境。

我們在很嘈雜的環境中,如果戴耳機的話,會不自覺地調高音量,所以如果外界雜音比較大,最好就是不要戴耳機了。

3、不建議睡覺聽耳機。

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如果戴耳機的耳朵壓在枕頭上的話,會損害耳廓,並加重對鼓膜的刺激。同時,萬一睡著沒有把耳機摘下,戴耳機的時間就會延長。

4、耳機有“沙沙聲”時不宜佩戴。

耳機有沙沙聲或只有一邊有聲音時,便不適合再使用該耳機,如果繼續使用,長時間可能影響聽力的不平衡。

5、長期戴耳機的人群,建議選擇頭戴式耳機。

入耳式耳機的聲音接觸面積小,對耳蝸內部壓強較大;頭戴式耳機接觸面積大,壓強較小,對耳蝸纖毛細胞的刺激相對較小,更加安全。(高駿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