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游览大云寺 探地宫 登佛塔

大云寺是古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经历了自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以来1450年中华佛教文化洗礼变迁,囊括了从天和二年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佛教文化基本内涵。特别是在同一地点,半个世纪内三次发现佛舍利,堪称佛教文化历史奇迹。“西有敦煌莫高窟,东有泾川大云寺”,一时名噪天下,自此泾州被称作佛教之都,大云寺被视为佛教圣地。

1963年出土的唐大云寺舍利石函,上有铭文“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石函内的铜匣、银椁、金棺、舍利瓶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祖舍利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1969年出土的北周宝宁寺慧明造舍利石函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宝宁寺舍利铜匣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宝宁寺琉璃舍利瓶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2013年出土的北宋龙兴寺地宫舍利陶棺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龙兴寺陶棺内方形舍利瓶、圆形舍利瓶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龙兴寺出土的珠状舍利,现已清理出2008颗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大云寺舍利塔地宫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地宫安奉的佛祖舍利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登临舍利塔顶,极目泾川八景

大云寺舍利塔始建于2007年,仿唐四角方塔形式,主体七层钢架结构,下有三层地宫,塔高95米,2008年竣工。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登塔扪天处 远眺王母宫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鸟瞰城北小区 远眺城东小区

建设中的大云寺南景观区

眼前看到的是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和民俗博览中心;左侧是建设中的大云寺文化广场 。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夜幕中大云寺舍利塔金碧辉煌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游览西王母文化发祥地王母宫

宫山,亦称回山,因山顶建有王母宫,又称王母宫山。泾、汭二水在此交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道教、佛教文化交相辉映。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宫山底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年(公元477——504年),比附近的南、北石窟略早。这次聚会适逢正在进行保护性维修,所以无法观瞻。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中心柱东壁释迦牟尼造像

是进入王母宫石窟后可见的第一尊佛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中心柱西壁弥勒佛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中心柱西南角大象驮塔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中心柱西南角上方的佛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王母宫南侧有“回屋”,里面供奉西王母塑像、崖雕。“回屋”与王母宫石窟有侧门相通,是道教佛教共存共荣的典型范例。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根据先秦志怪古籍《山海经》描写的“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西王母形象雕凿的崖雕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念雕塑的西王母坐像,眉清目秀端庄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回屋门前左公柳,枝叶婆娑躯干枯。尽显左公风骨。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参观泾川县博物馆

泾川县博物馆设在明代建筑城隍庙中。现有馆藏国家一级文物16件。这是隋代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北周的单体佛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复原后的原土、原状、原文物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参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石窟寺

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10年),泾州刺史奚康生举全州财力、人力,先后开凿了泾川南石窟寺和庆阳北石窟寺,被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

一号窟全貌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四佛与肋侍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三佛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西壁左侧佛与肋侍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西壁北侧肋侍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北壁左侧肋侍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一号窟西壁右侧肋侍菩萨造像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四号窟为唐代开凿,图为窟西壁造像全貌

佛教圣地大美泾川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