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祕方?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法國塞夫爾工廠生產的瓷對瓶

1295-1768:歐洲瓷器如何從無到有?

最早出現在歐洲的中國瓷器,是1295年由馬可·波羅帶往意大利的一個小白瓷瓶。從十五世紀初開始,瓷器都被認為是十分珍貴的奢侈品,被稱作“白色的金子”。當時,在歐洲只有貴族之流才能從葡萄牙商人處購買並享用這來自東方的精美器物。瓷器能一直有著這樣高高在上的地位,靠的就是它長期不為人知的製作方法。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馬克·波羅畫像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事實上,在瓷器傳入歐洲之前,歐洲人一直都使用陶器或金屬、玻璃製品。當瓷器進入他們的視野,世界都亮了——瓷器的光澤和手感以及細膩的花紋,將他們深深吸引。這麼漂亮實用的東西,當然人人都能用最好了。進口成本太貴,一路運過來不僅慢還容易遭遇暴力分揀……那麼就想辦法自己做吧!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元 牡丹花瓶 14世紀中期 高 44.5cm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法國尚蒂伊生產的軟質瓷器 ca.1735-1740

不過要做瓷器可並不簡單。對於光華流轉的中國瓷器,天性浪漫的歐洲人有著種種不靠譜的猜想。歸納起來大致是兩種思路:中國瓷器光潔透明,似乎與玻璃有些說不清的曖昧,中國瓷器價格昂貴,素有“白金”之稱,似乎與鍊金術有關。

最先取得成功的是嚴謹的德國人。1708年,鍊金士伯蒂格爾在國王奧古斯都二世的資助下,經過無數次配方實驗,終於成功燒製出三爐色白透明的“中國瓷器”國王下令建立邁森皇家備廠,專門燒製“中國瓷器”即高溫硬質瓷。繼德國人掘得第一桶金之後,奧地利人也成功燒製出了真正的高溫硬質瓷。奧地利皇室隨即也在維也納成立皇家瓷廠。為了迎合歐洲市場,兩家皇家瓷廠所燒製的高溫硬質瓷都帶有中國元素。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賽夫爾工廠生產的硬質瓷盤

歐洲人雖然能燒製高溫硬質瓷了,瓷廠也一家家建立,但因為一直找不到配方中的高嶺土,瓷器仍無法與中國瓷器相比。轉機出現在1768 年,法國中部一個叫“聖提勒”的小鎮上。聖提勒小鎮位於聖·依希麗斯山丘上,隸屬於利摩日。利摩日是法國南部上維埃納省的一個城市,距離巴黎409公里。黛萊特是鎮上一位外科醫生的妻子。她偶然發現自家院子裡的白色黏土具有增白功效,就用它來替代漂白粉洗衣服。這消息一傳開,立刻就引起相關人士的注意。

實驗證明,從白色黏土中所提煉出的瓷土天然純正、潔白無瑕,是優質的制瓷原料。一直苦苦尋覓高嶺土而不得的歐洲人,終於被“餡餅”狠狠砸到了頭。高嶺土的發現使燒製完美的中國瓷器成為了可能。利摩日因為高嶺土而成為法國的“景德鎮”。它的陶瓷與琺琅的技藝聞名歐洲,“利摩日出品” 成為高檔歐洲瓷器的標誌。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法國塞夫爾工廠生產的硬質瓷盤,法國

漂洋過海來“學藝”——洋間諜殷弘緒如何竊密景德鎮?

他們到底是如何成功的?重點就在於一種關鍵的原材料——高嶺土。而歐洲人發現這一點的方式,則更具有戲劇性——間諜!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殷弘緒。殷弘緒不是中國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歐洲人。他跟隨白晉一起搭乘“安斐特里特”號來中國,身份是法國教會派出的傳教士。白晉是法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國的傳教士,為法王康熙帝的隔海友誼架起了橋樑。殷弘緒與其他傳教士一起,於1698年在廣州登陸。他的官派傳教士身份,為他在景德鎮從事“間諜”活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1712年和1722年,他兩度將在景德鎮獲得的與瓷器製作相關的“秘方”寫成十分詳盡報告寄回歐洲。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拉垃吉,寧芬堡瓷器工廠,約1760,德國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丑角,寧芬堡瓷器工廠,約1760,德國

歐洲人認識中國陶瓷,是從德化瓷器開始的。德化瓷器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素以“象牙白”著稱,是中國白瓷的代表。鄭和下西洋所帶的瓷器就有福建的“德化瓷”。德化瓷器流傳到歐洲之後,它的象牙白釉被稱為“中國白”。德化瓷器雖然有名,但德化從來就不是“瓷都”,因為它的主業始終是農業,燒製瓷器只是它的兼職。真正的瓷都是在江西景德鎮。殷弘緒在寫給法國教會的信中提到,在這裡有“一萬人千戶”,有3000座窯,“到了夜晚,它好像被火焰包圍著的一座火城,也像一座有著許多煙囪的大火爐”。景德鎮是名副其實的瓷都,代表當時中國製瓷技藝的最高境界。也是因此,這裡才會被殷弘緒盯上, 為獲取中國瓷器秘密的突破口。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混合物的花瓶, 塞夫爾工廠, 法國,44.8×37.5×19.4cm,1757-1758年造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景德鎮瓷器,由法國傳教士殷弘緒帶回到歐洲

他不但在信中提到高嶺,還詳細補充破解了金彩、色釉瓷、紫金釉、龍泉瓷、黑釉、紅釉、窯變等技術特點和製作要領。在前後兩封信的啟迪下 ,歐洲人終於茅塞頓開。信中提到的“高嶺”(Kao-lin), 指的就是高嶺土。這種產自景德鎮高嶺村的礦產,讓歐洲人終於得以解開困擾他們製造中國瓷器的一大秘密。

歐洲瓷器誕生記——歐洲間諜到底從景德鎮“竊取”到了什麼秘方?

殷弘緒寫往歐洲的信件

如今,中國瓷器的生產製作早已遍佈世界,不再是一家獨大的秘密,並且,這一古老的技藝也在各種文化的浸潤之下,綻放著不同的光彩。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瓷器,豐富了人類的文明,看到它們,我們是否應該感謝那位從中國“竊取”制資秘方的“間諜”呢?


原文:《歐洲瓷器誕生記——300年前,歐洲國家派出間諜竊密景德鎮》- 劉佳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見今》2017年9月刊

更多精彩內容鏈接: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