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赏唐代罕见吉语花钱“高昌吉利”真容!

道光、咸丰年间,有个别古钱爱好者在自己的收藏笔记、作品中提到一种严格遵循中国传统“孔方兄”式样铸造的铜钱“高昌吉利”,是罕见的品种。清朝乾隆年间大学者张伯行和清末大多数古钱收藏家认为,这种铜钱是从北魏一直延续到唐太宗年间、占据新疆东部吐鲁番一带的地方割据政权“高昌国”所铸造的。

但这种铜钱存世数量实在太少,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在介绍材料中说“传世仅两枚”(都在该博物馆内)并不确切,而且这两枚都是上世纪70年代才出土的,张伯行等清代钱币收藏家不可能看见过,事实上今天能够找到线索、传承古钱币鉴定156378-47680有序的“高昌吉利”铜钱,大约有50枚左右,除了吐鲁番博物馆藏这两枚,其他几乎都能在晚清收藏家的各种笔记、著述中找到线索。

带你一赏唐代罕见吉语花钱“高昌吉利”真容!

图1所示之“高昌吉利”钱即铸造于第四代高昌王朝的麴氏高昌时期,大约相当于唐朝贞观年间。钱文隶书、旋读、钱体厚重、铸工精美。直径27.13毫米,颇有汉隶书风,是较为罕见的西域货币之一,为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专家根据钱文内容考证,此钱可能是具有吉庆性质的纪念币,吉祥用语伴以国号在早期钱币中也是不多见的。麴氏高昌前期是高昌国稳定发展时期,但不久由于国王麴文泰不愿臣服于唐王朝,并与西突厥结盟,唐太宗李世民遂发兵征讨,高昌国自此灭国。

带你一赏唐代罕见吉语花钱“高昌吉利”真容!

“高昌吉利”钱过去曾被金石学家误认为是元代所铸,1970年西安城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遗址出土有一枚“高昌吉利”钱,由于此窖藏埋藏时间被界定为公元8世纪后半叶,因此此钱币的铸造年代下限也当为唐代,自此彻底否定了元代之说。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发掘的519号墓葬中除了回鹘钱币(图2),也出土了一枚“高昌吉利”钱,而根据这座墓葬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下葬年代是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更确证了此钱铸造于唐统一前的麴氏高昌时期。

带你一赏唐代罕见吉语花钱“高昌吉利”真容!

注释

高昌国是汉唐间发展起来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原系车师旧地,汉晋为屯戍重镇,前凉始置郡县,南北朝至唐贞观中独立建国,取“地势高敞,人庶昌盛”之意。辖境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