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五歲的奇奇是一個活潑的男孩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都要和小夥伴們在小區的遊樂場玩上一個小時才回家。

有時候,天太晚了,遊樂場都沒有小孩了,奇奇還會留在那裡徘徊很久。而這個情況之所以會出現,一定是他奶奶用命令的語氣讓他回家了。

只要在回家這件事上,奶奶或者其他家長採用了稍微忤逆他的語氣或者方法,他一定會在外面磨蹭到天黑、自己想回去了為止。這段時間,無論奶奶許諾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不管用。

奇奇奶奶曾不止一次地說:“奇奇就是個‘順毛驢’,好好和他商量,怎麼著都行;一旦逆著他,怎麼都不行。”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哭泣的孩子

我家孩子其實也是這樣,遇到問題如果和他好好商量,說一些他愛聽的好話,很多時候孩子都會跟著我的思路走。

有一次,我希望孩子能夠將他一個已經很久不玩的玩具車送給小弟弟。孩子雖然很久不玩這個玩具車了,但小時候非常喜歡他。我不敢肯定他是否願意,於是在提出要求之前對他一頓猛誇,說盡了好話。

孩子在我的表揚下飄飄揚揚的,有點找不到北了,然後我一提出送玩具車的要求,他立馬就同意了。

可是,晚上,當他回想起來,卻非常傷心。很明顯,他之所以做出送玩具的決定,是在我的忽悠下決定的,並不是他真實的想法。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家長勸說孩子

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會是什麼問題。但後來一深思,這種思想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它會引發出如下幾個問題:

如果一件事對人不利,卻因為別人說了好話,孩子就應該做嗎?

如果這件事對人有利,卻因為別人態度不好、語氣不好,孩子就該反對做嗎?

如果一個人表面上對我們好,背地裡卻做盡壞事,孩子也應該對他好嗎?

如果一個人態度不好、語言不好,卻心地善良,孩子也應該對他不好嗎?

……

我相信,如果我現在和孩子討論這些問題的,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但是我的行為,卻在無意中加強他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是!

但實際上,任何一個有判斷力的成人,都不會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是”。

不根據事情的真相來進行判斷,而一味地“順毛驢”,很容易讓孩子成長為那種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人。如果遇到居心不良的人,甚至可能被人利用,為害終生。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傷心的孩子

而這,除了有人類天生的渴望被尊重的自然遺傳反應外,其實也是一種情商低的表現。如何訓練孩子在遇到“好話”的時候,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呢?

首先,家長要教會孩子是非曲直。

一個懂得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孩子,不管別人說什麼話,都能根據內心的對錯標準進行判斷。

例如,一個明白闖紅燈很危險的孩子,不管別人如何誘惑,他都會堅持等綠燈亮了再過馬路的,甚至還會提醒周圍的人要注意紅綠燈。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其次,家長要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並尊重孩子的意見。

一個經常被家長尊重的孩子,自然能夠在面對好話的時候,懂得分辨對錯。

因為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總是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並且自己的意願經常得到家長的肯定,他自然能夠面對“好話”的時候,也能堅持自己的意願而不被挾持。

正如我家孩子一樣,如果我是那種非常尊重孩子的家長,並隨時給孩子機會表達自己的意願,那麼不管我說多少好話,孩子內心深處既然排斥送玩具車這件事,那麼他就應該能夠堅持自己的主見。而不是被我一頓好話,就騙走了車,從而回過神來後暗自神傷。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尊重孩子

最後,給孩子廣闊的世界,不僅僅是現實的世界,也可以是書籍等虛擬的世界。

一個見識廣的孩子,自然懂得“好話”的正確與否。不管是現實的世界,還是書籍等虛擬的世界,作為家長都應該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引領人。

只有孩子知道的足夠多,明白是非足夠清楚,才有可能對“好話”具備判斷力,從而堅持自己的意願。

例如,如果孩子身邊有一些特別迷戀偶像的同學,拉著孩子一起追星。而孩子見識廣,知道所謂的偶像也不過是一個凡人,也會吃飯上廁所,他之所以成功在於付出的努力等等,孩子就不會輕易陷入迷狂的追星狀態中,更不會因為同學的幾句話就瘋狂追星。

家有“順毛驢”娃,家長該喜還是擔憂?“順毛驢”其實是低情商

帶孩子旅遊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順毛驢”是一個好現象,甚至很多文章都在告訴家長如何培養一個“順毛驢”的孩子,但實際上,如果孩子真的這樣,家長反而應該擔心了。那些過度喜歡聽好話、聽讚美話的孩子,反而更容易被人誘惑,被人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