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區塊鏈

火訊財經注:區塊鏈技術風行的2018年,也是經濟下行的2018年,經濟危機可能就要來臨,大多企業也將艱難度日。在這樣的形勢下,“幣改”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人或組織都在發幣,某傳統行業老闆要發幣,某創業公司CEO要發幣,某投資機構要發幣,某垂直領域網紅要發幣......

1%的區塊鏈

1%

你知道中國的頂級企業家們現在手上有多少股份嗎?

任正非持有華為1.01%的股份,1.01%≈1%,而馬雲持有阿里巴巴約7%的股份。

這些中國的頂級企業家們持有的股份都不多,而且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優秀員工都是可以持股的,華為更加登峰造極,股權極其分散,已經類似於發token了。

看來,想要把公司做大,就要懂得把自己的“權”和“利”分出去。走在國內智能手機最前端的魅族手機曾經一度傲視群雄,但是創始人黃章過於保守不願分出股權,導致魅族人才流失嚴重,之後慘遭小米華為吊打。

作為創始人,你布了一張巨大的網,雖然只拿到1%,但只要你做的事兒足夠大,無限大的1%仍舊是無限大的,比封閉在角落裡越做越小要好一百倍。

有區塊鏈思維的人都有這種意識。他們在意自己有多少合作伙伴,自己網絡中的節點是否如星辰一般遍佈宇宙,像神經元一樣充盈大腦。

區塊鏈技術風行的2018年,也是經濟下行的2018年,經濟危機可能就要來臨,大多企業也將艱難度日。

古典互聯網大局已定,獲客成本高企,每個方向都有巨頭稱霸市場,二三四流互聯網公司難逃淘汰或萎縮的命運。而區塊鏈也許是它們的救命稻草,是這些邊緣的公司必須抓住的機會。求生在先,暴富在後。

幣改—人人都是股東

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下,“幣改”誕生了。

各種各樣的人或組織都在發幣,某傳統行業老闆要發幣,某創業公司CEO要發幣,某投資機構要發幣,某垂直領域網紅要發幣......

如果不是因為發幣目前有法律風險政策不明朗,咱們每顆小韭菜恐怕都已經發行完屬於自己的韭菜幣了。甚至一流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幣,而二流的互聯網公司在重兵佈局,三流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將其視為救命稻草。

幣改為什麼這麼火?除了看得到的暴富,它還改變了什麼?“幣改”改變了傳統企業權益分配方式,通過幣改,企業可以將代表收益權的股權,都讓所有有能力的員工,或者有資源的投資者,有興趣參與的朋友,都以持幣的方式成為公司股東。這樣一個所有員工都拼盡全力的公眾公司,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FCoin的成功之道

FCoin創始人張健一直強調,FCoin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自治形態的社區型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當前,FCoin用戶數已經接近200萬,FCoin的運營數據非常好看。

股份制公司OKex及貨幣的員工達1000人,而標榜自己是社區的FCoin的員工有100名員工,且以程序員居多,公關運營人員配備極少,推廣幾乎交給FCoin社區來完成。

FCoin的出現做了如下幾點創新:

1、由“平臺”為主導的治理方式逐漸引導到“社區”為治理的形態。

首先通過“交易即挖礦+分紅”的模式將平臺用戶的利益與平臺的利益進行捆綁。此外,FCoin還設置了社區合夥人機制,只要持有一百萬個FT就可以申請社區合夥人,郭二寶、Tokenclub、非小號等都是FCoin的合夥人。

2、設立創新區,放開上幣。讓項目方甚至是各種Token Fund聯合支持FCoin,FCoin的用戶和流量高速增長。

FCoin張健非常推崇的通證經濟生態很好地闡述了FCoin的成功之道。他希望FCoin是Token+Blockchain,其中Token代表權益,Blockchain用來支撐Token,確保社區的每個Token持有者都能獲得激勵,且能不受干涉地行使屬於他們的權力。

幣改背後的巨大機會

7月5日,FCoin發佈公告,啟動“主板C”的籌建工作,定位為“幣改”試驗區,即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通過通證化完成“幣改”及上幣交易,將去中心化的精神將由交易所延伸至實體產業。

FCoin期望藉助自己的平臺推廣實體企業權益的通證化,傳統經濟中的實體企業將通過token把權益分散,形成一個“公眾化”的公司。

FCoin為什麼這樣做?也許是看中“幣改”背後巨大的機會,是交易所下一個巨大的增長點。

相比於從零起步的區塊鏈項目,需要花很長時間去培育社群、建立生態、搭建產業鏈,成熟的實體產業通常已經具有龐大的用戶群、完整的生態、標準的管理制度,因此它們通證化的路徑速度更快、風險更小、影響更大。

未來幣改會慢慢滲透到傳統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有很多幣改投行的機會。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加密貨幣市值增長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公司進行幣改,幣改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股份制和社區制並存。

FCoin本身就是一個通證經濟的成功案例,是“幣改”企業的參考模板。

通證經濟不只是消除中間商這麼簡單,它顛覆的是股份制這種出現了500年的人類商業協作模式,以及整個組織結構及利益分配關係。通證經濟其實是把所有角色複合,重新配置權力結構。比如持有FT的用戶,它同樣還是礦工、交易所股東、資產持有人、交易所交易者等身份。

交易即挖礦,撮合即挖礦,投票即挖礦,睡覺即挖礦.......社區激勵形式也逐漸多樣化。每個參與者都是社區的成員,他們在其中都可獲得多份經濟激勵,區塊鏈結合融入人性的經濟模型將會發揮巨大能量。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未來,1%,也可以是星辰大海。

參考資料:《通證第一,區塊鏈第二》;《Token萬能嗎?“幣改”或比區塊鏈早十年席捲全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