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賽諾菲全球研發與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張麗)世界巨頭持續看好成都,又一世界500強宣佈落戶。7月2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全球領先的醫藥企業賽諾菲宣佈,“賽諾菲中國中西部運營與創新中心”及“賽諾菲全球研發運營中心”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該中心是世界500強醫藥企業首個在蓉直接投資運營的醫藥創新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將有效帶動成都市、四川省乃至中國中西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具有標杆意義。

世界500強賽諾菲全球研發與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賽諾菲是一家全球領先的醫藥健康企業,研究、開發並推廣創新的治療方案,擁有五大全球事業部: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普藥與新興市場、賽諾菲健贊、賽諾菲巴斯德和健康藥業。2017年,賽諾菲淨銷售額達350.55億歐元。

世界500強賽諾菲全球研發與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隨著全球醫學科研合作的進一步擴大,中國逐漸成為生物醫藥研究領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賽諾菲中國區總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介紹,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賽諾菲決定在成都高新區設立賽諾菲中西部運營與創新中心以及全球研發運營中心,創新中心致力於支持賽諾菲全球臨床研究與開發,並通過數字化和大數據分析,立足中國服務全球。

世界500強賽諾菲全球研發與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

此次賽諾菲全球第三個研發運營中心落戶的成都高新區,是中西部生物醫藥集聚區和成都生物產業發展主陣地,先後被授予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醫藥出口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生物醫用材料與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稱號。以建設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示範基地為契機,成都高新區正加快構建生物產業生態圈,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推動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設立中國中西部運營與創新中心 支持創新藥品種產業化

記者瞭解到,賽諾菲是一家全球生物製藥公司,專注人類健康。此次落戶成都高新區的研發運營中心總投資額將超過5億元人民幣。該中心的創新研發業務涵蓋糖尿病與心血管、疫苗、腫瘤學、免疫學與炎症、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神經病學等諸多領域。中心將創新性的採用多肽、基因治療、單克隆抗體和多特異性抗體等全球前沿生物技術,參與並支持賽諾菲全球藥物研發。

賽諾菲介紹,此次設立的“全球研發運營中心”將與現有的中國研發團隊整合,使中國成為繼法國和美國之後,賽諾菲在全球臨床科學及運營的第三大支柱。中心計劃於2020年之前招募300名本地醫藥研發領域人才,並與世界各地的科研機構和醫學中心密切合作,融入覆蓋全球的研究網絡。下一步,中心將同步支持賽諾菲全球創新藥物的臨床研究與開發,並致力於研發數字化探索和大數據分析,助力中西部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升級,推進中西部臨床研究能力和醫療水平的提升,構建並不斷完善當地研發生態系統,實現賽諾菲“立足中國 服務全球”的目標。

“賽諾菲全球研發運營中心將在充分發揮賽諾菲全球研發實力的同時,更好地發掘並整合本土的研發潛力,不斷引領創新,力求將中國創新研發成果與全球研發生態系統相對接,開發更多源自中國、惠及全球的創新藥物。”賽諾菲全球研發運營高級副總裁張驥博士介紹,將充分利用中國本土人才在創新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在研發數字化領域的探索。此外,該研發運營中心致力於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文件和數據的管理,整合全球數據採集和分析能力,加快整個臨床一期至四期試驗的流程。

賽諾菲中國區總裁彭振科(Jean-Christophe Pointeau)先生滿懷感情地表示,“早在36年前,賽諾菲就來到了中國,很榮幸能夠一路伴隨並見證中國發展和騰飛。成都是科研人才匯聚的高地,也是崛起中的中國信息產業重鎮,我們將在充分發揮全球研發實力的同時,匯聚本土科研優勢和人才資源,並運用數字化手段,力求將中國創新研發成果與全球研發生態系統進行對接,開發出源自中國,惠及全球的創新藥物,造福患者。”

推動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設現代生物產業體系

“根據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總數達281家,主要來自歐美、日韓等22個國家(地區)。”成都市投促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國際營商環境的優化,成都已成為外商投資青睞地。

6月初,成都舉行對外開發大會,提出擬實施跨國公司“精準引進”“總部提升”“增資激勵”三大計劃,其中明確全力支持製造業項目轉型升級為地區總部,對區域性研發、物流、銷售、財務中心等功能性總部給予更大的政策支持,提升“成都總部”品牌影響力和含金量。此外,大會還提出實施國際供應鏈體系建設計劃,建設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此次賽諾菲全球第三個研發運營中心的落戶,顯示出跨國公司對在成都設立總部日益增長的信心和肯定。

生物醫藥產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也是成都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在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成都生物醫藥產業主陣地的天府國際生物城,提出以產業鏈“築基”,引進龍頭企業,培育獨角獸企業,培育重磅明星品種;以創新鏈賦能,通過集聚人才、推動重大新藥創制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建設,快速形成醫藥研發生產一站式、全鏈條、全週期服務體系;以供應鏈通路,通過打造中國唯一聚焦生物醫藥產業的通關服務大平臺、依託現有海陸空交通優勢、集聚供應鏈物流企業,建立西部最大的醫藥進出口商品供應鏈服務(交易)中心;以金融鏈助力,通過開設金融超市、組建產業基金、探索保險產品創新、開展“金種子”行動,建立全生命週期、多元化、多層次投融資服務體系。

以44平方公里的天府國際生物城為重要載體,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產業發展要素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活躍的生物產業生態圈。在生物科技領域,目前已聚集先導藥物、海創藥業、藍光英諾等一批優質企業,湧現出一大批領先國際的創新成果。從最初的地奧心血康、黃芪注射液等3個億元品種,到成都博恩思微創手術機器人、銀河生物CAR-T腫瘤治療藥物、強新科技癌症幹細胞靶向藥物GB201等具有開創性的國際領先重大品種。

截至2017年底,成都高新區已聚集生物企業1541家,引進5個諾貝爾獎團隊、4個兩院院士團隊、5個國際院士團隊,新增國家千人計劃8人,總數達到28人,四川省人千人計劃人數達到89人,從業人員超過3.5萬人,碩士以上學歷3500餘人。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入駐諾獎團隊已達6家,包括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胡貝爾、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畢曉普、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等4位諾獎得主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達成合作。

今年6月,成都高新區正式出臺《成都高新區關於構建生物產業生態圈(產業功能區)促進生物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進一步促進優質企業、人才團隊、創新資源的加快聚集,加速企業成長和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加快生物產業生態圈構建和產業功能區打造。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