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後可以吃西瓜了!別急,中醫教你多讀一首詩

今天立夏,西瓜可以吃了,別急,養生先養心,先來讀一首詩:

詠西瓜

清朝•紀曉嵐

種出東陵子母瓜,伊州佳種莫相誇。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

立夏後可以吃西瓜了!別急,中醫教你多讀一首詩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2001年開始,紀曉嵐因為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風靡而為大眾所知。

立夏後可以吃西瓜了!別急,中醫教你多讀一首詩


張國立飾演的紀曉嵐

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舉,二是領導編修。他曾兩次為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下士甚眾,在士林影響頗大。其主持編修,次數更多,先後做過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館纂修官、功臣館總纂官、國史館總纂官、方略館總校官、四庫全書館總纂官、勝國功臣殉節錄總纂官、職官表總裁官、八旗通志館總裁官、實錄館副總裁官、會典館副總裁官等。人稱一時之大手筆,實非過譽之辭。紀曉嵐晚年,曾自作輓聯雲:“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堪稱其畢生之真實寫照。

紀曉嵐天資穎悟,才華過人,幼年即有過目成誦之譽,但其學識之淵博,主要還是力學不倦的結果。他三十歲以前,致力於考證之學,“所坐之處,典籍環繞如獺祭。三十以後,以文章與天下相馳驟,抽黃對白,恆徹夜構思。

西瓜:天然的白虎湯

立夏後可以吃西瓜了!別急,中醫教你多讀一首詩

西瓜,顧名思義,非國產瓜果,其“祖籍”為非洲的東北地區,是在漢代傳人中國的。西瓜清涼甘甜,爽口清心,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熱煩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湯”之稱。但西瓜屬於“生冷食品”,食用宜適量,任何人吃多了都會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及胃腸抵抗力下降,引起腹脹、腹瀉。

西瓜皮也是寶,西瓜皮又稱“瓜衣”,共分三層:青衣、翠衣、白衣。西瓜翠衣就是瓜皮中的“瓜肉”部分,刨下一片放在亮處查看,其透明、青翠,猶如碧玉一般,這是瓜皮的主食部分。中醫認為,“西瓜翠衣”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藥。而且其含糖不多,適於各類人群食用。

西瓜養生做法:荷西祛暑湯

組成:新鮮荷葉1角、西瓜1/4個。

方法:先將西瓜皮(西瓜翠衣)和肉分開,西瓜肉切成粒備用。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和西瓜皮,用猛火煲至水滾,繼續用中火煲三十分鐘左右,然後加入荷葉和西瓜肉粒,再煲三十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熱祛暑、生津止渴的作用。適用於感受暑熱、口乾、心煩、頭昏腦脹等。

專家簡介:鄧聰,中醫世家,副主任中醫師,廣州醫科大學兼職副教授;廣東省中醫師承導師;香港中醫師公會會務顧問,香港白鶴體育總會醫事顧問;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腎病分會理事;廣東省針灸學會易醫臍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衰竭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內科、婦科、兒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尤善中醫養生、治未病,對病後調理、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運用膏方、中醫傳統療法整體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