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朗讀者」濱州市朗誦藝術協會主席曹寧朗誦《我與詩詞的不解情緣》

「滨州朗读者」滨州市朗诵艺术协会主席曹宁朗诵《我与诗词的不解情缘》

“詩詞是美好的,喜歡詩詞的人一定更加美好。”

「滨州朗读者」滨州市朗诵艺术协会主席曹宁朗诵《我与诗词的不解情缘》

從事有聲語言的她,被文章深深的觸動了,聽聽她聲情並茂的朗讀,看看無聲的文字是如何通過有聲的語言將作者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的吧。

《我與詩詞的不解情緣》節選

生於80年代初的我,印象中那是個書籍匱乏的年代,但是因為父親是高中畢業,在村裡也算是半個文化人,他總喜歡教我一些簡單的詩詞和從收音機裡聽來的兒歌,這可以說是我的詩詞啟蒙早教課,對於詩詞的興趣、對於書籍的喜愛也皆源於此。父親最喜愛,也是我記得最牢固的詩詞是毛主席所作的《卜算子·詠梅》,梅花凌寒開放,不為爭奇鬥豔,只做春的使者,在我幼小的記憶中播下了隱忍的種子。

有一件事一直在我心裡耿耿於懷,久久不能釋懷,以至於後來發展成“疾”。那是1988年9月的一天,那天是學前班開學的日子,在我心裡一直像盼著過年一樣的日思夜盼。記得入學那天,早上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來越大,傾盆如注。當時因為學校在村西北角,我家住在村西南角,是最長的對角線距離。就這樣,我被突出其來的大雨阻擋了腳步,等到大雨稍微小一些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多鐘,我央求媽媽送我去上學,到的時候晚了一些,有一半小朋友已經辦好入學手續。當我辦完入學手續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因為書數量有限,已經被先到的小朋友一搶而光,就這樣,我錯過了人生的第一本書,那是一本16開的繪本,五彩繽紛的封皮十分令人豔羨。這件事更激發了我對書的渴求,以至於後來把表姐嶄新的一年級課本全部“偷”走,後來姥姥來興師問罪,我還依依不捨不想歸還,我也從此背上了“偷書賊”的名號。

四季是如此週而復始,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深情的詩歌,那是季節的歌唱,也是人類對大自然最美好的願景,更是心底最原始最醇美的情感表達,它們鐫刻在詩詞裡,飄蕩在書香裡,承載著一種文化基因和印記。詩詞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不停續寫著與書、與詩詞的不解之緣,耳濡目染於幽香四溢的詩詞,輕輕吟唱、含英咀華,芳香襲來、沁人心脾,入腦、入心、入行,在血脈裡綿延奔流,在生活中潤物無聲,我認為這是對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