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现在的德国,又会是怎么样的?


其实纳粹德国必须发动二战,不然他们将自我崩溃。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纳粹党的政治纲领。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党没有指导思想就没有战斗力,就算这个指导思想与现实格格不入,但能为广大民众提供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民心。

纳粹党最早的政治纲领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暴露无疑。全书主基调就是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我们日耳曼人必须用战争为自己赢取生存空间。在种族主义的号召下,纳粹党赢得了德国人民的选票,成为全国第一大党。在二战结束后,人们反过来重新阅读《我的奋斗》,发现纳粹德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与书中宣传的政治纲领一模一样。所以在纳粹党建党之初就是蓄意要发动战争的,这是原罪。

第二:德国民众对“凡尔赛体系”的仇恨。一战时,德国打赢了几乎所有战役,却输掉了战争。原因在于国内经济、政治的崩溃,德国上层军官根据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和平十四点纲领”判定:只要德皇同意退位,建立和英法一样的民主政府就可以体面的退出战争。结果是美国人说话不算数,而说话算数的英法都要惩罚德国。惩罚的力度超过了德国人承受的底线。


比如,解散德国军队、赔偿1300亿金马克、割让国家领土等等,与“和平十四点纲领”完全本末倒置。愤怒的德国外长在签字时质问道:“如果说我们德国犯了什么罪,那只是我们打了败仗。”这句话在暗示另一种结果:如果德国赢了就不会受这样的侮辱。这种复仇心理深耕于广大德国民众心中,他们想:再打一次世界大战,就能获得自己失去的一切。

第三:庞大的军工体系和高福利国家。纳粹党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民众失业问题,当时全世界都处于大萧条时期,经济坏到了极点。而希特勒很快通过重整军备,扩大军需生产,修建高速公路迅速解决了失业问题。生产了这么多武器如果不消耗,失业问题就会重现,只能发动战争消耗武器,才能维持庞大的军工企业。

如此庞大的福利都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掠夺有钱的犹太人,没收他们的财产,补贴德国民众。但犹太人总有被榨干的一天,到时怎么办呢?发动战争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综上所述,纳粹德国在上台之前就是奔着发动战争去的,上台之后,做的事情也是围绕战争准备的;加上德国民众普遍的复仇心理,上下一心,二战从纳粹党上台那一天开始就是注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