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也需要現實主義題材

網絡文學也需要現實主義題材

網絡文學需要現實主義題材,一方面是由其受眾決定的。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網絡正在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網絡文學這個舞臺面對著越來越廣泛的受眾,不分年齡、不論職業,受眾的多樣化決定了網絡文學的多樣化。另一方面,這是由網絡文學的發展現狀決定的。網絡文學發展到今天,已經走入了瓶頸,情節套路化、人物臉譜化、結構模式化,無論是讀者還是評論家都不滿意。原因並不複雜,一是網絡文學不接地氣,遠離現實生活,讓讀者沉浸在虛幻之中;二是沒有從現實中吸收營養、尋找素材,段子用完,思路枯竭。網絡文學要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就必須走出狹隘的幻想,面向生活的海洋汲取營養。只有植根於生活、植根於讀者,才能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時,網絡文學的發展也充分證明了它需要現實主義題材。很多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如《復興之路》《二胎囧爸》《大國重工》《明月度關山》《韓警官》《賊警》等,深受讀者歡迎。這些優秀作品不僅在網上被熱捧,還出版成紙質書,更有一些以影視形式與大眾見面。

事實上,幻想題材與現實題材並非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中孰輕孰重的關係而已。幻想題材並非空中樓閣,它總會受到現實的影響。從《西遊記》裡,人們能夠讀到明朝的市井生活;玄幻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性、價值觀和人情世故,也難以脫離現實的生活。現實主義作品也同樣需要想象力,沒有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想象力,文學就只會成為生活的流水賬。

真正偉大的作品,永遠反映時代又高於時代,能夠實現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能夠與多數人的生活和情感產生共振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