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福利:大咖講座原聲請收好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小海按:由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上海市社區文化服務中心等共同舉辦的,以“弘揚海納百創精神 助力科創中心建設”為主題的2018年東方講壇·創業生涯系列講座活動已圓滿謝幕。來自新媒體、人工智能、互聯網、聯合辦公等時下最熱門領域的創業大咖,為廣大創業者和想創業的朋友集思廣益,打開新世界。今天小海就來與大家一起回顧八位大咖的錦言妙語,更有現場的精彩音頻讓你大飽耳福!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第一場

郭俊傑

運營者的修煉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85後樊登讀書會聯合創始人兼CEO的郭俊傑,瞄準了以文化市場為切入契機,看準了當下職場人在閱讀領域的需求痛點。他的演講以《運營者的修煉》為主題。樊登讀書會自成立,就以紮實而精彩的內容獲得了會員的高度認可,吸引了全球超過560萬會員參與到“全民閱讀”的隊伍中來,並設立了1500多家分會。

聽錄音,請在wifi環境中長按並識別以上二維碼

講座乾貨分享:

1、你的創業要符合第一性原理。僅僅根據現有資源進行創業,會有點草率。要想明白你創業的原點是什麼,想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2、創業起點確定後,堅持很重要。當整個互聯網經濟還是以免費經濟為主導的時候,樊登就將目光投入知識付費領域。如果沒有商業力量作內核支撐,根本不可能影響那麼多人。

3、當你認為你在做的創業是一輩子值得堅持的事而不僅僅是一個商機時,你才會有內心長久的動力。因信得見,大部分的困難都是你設想出來的。

4、在產生商業價值的同時,能產生社會價值。如何確定商業價值,衡量標準可以是你的解決辦法是不是比原來的解決辦法有提高10倍以上的效率。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第二場

楊暉

創業:看得比別人遠一點,走得比別人慢一點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譽為中國媒體領軍人物的楊暉,上海唯眾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紮根於芒果衛視十一年的王牌電視人。先後成功創辦了《波士堂》、《青年中國說》等50餘檔知名電視和網絡節目。她以《創業:看得比別人遠一點,走得比別人慢一點》為主題,分享她的創業成功理念和心歷路程。

1、職業承載了你內心價值觀和嚮往,如果內心所想和外在擅長能互相平衡的話是一個很好的表達你力量的方式。而針對一個領域,能一直學習,並且堅持很久,這必須要是源於心底的一份熱愛才能做到。

2、創業要洞察時代發展趨勢。目光要放長遠,心中要有格局,不去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創業要堅持初心,不被市場裹挾。創業不是比速度,而是比耐力。

4、生活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賽跑。創業除了要有快狠準出拳的‘狼性’,更要有能在喧囂中承受寂寞的能力。

第三場

陳維宇

創業是一場充滿樂趣的修行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1、洞察機遇是創業者必備的素質之一。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機遇,你為它做了什麼,可能是資金的準備,也可能是人脈的積累。沒有完美的準備,但是也不要打無準備之仗。

2、創業者需要有一個團隊與你分擔創業路上遇到的各樣困難,需要有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能突破各樣的“信息繭房”,能讓你做出正確的決策。一般團隊的管理半徑在10人左右;當一個團隊在100人以下時,信息傳達或許很方便;100人以上時團隊管理就會出現問題。

3、資本是一把“雙刃劍”,一定要想清楚融資的目的,利用好資本,通過資本在合理範圍內幫助我們,而不是把持我們。

4、關於風口,是不是屬於你的可以抓住的風口。行業紅利和用戶增長,能否在行業紅利很快消失的情況下,讓公司正向盈利起來。勢很重要。有沒有踏進正確的戰場,選擇的對手對不對。

5、路很長,眼光也要放長遠。公司起步時一直堅持免費公開部分數據並開展線下活動。短期內可能影響力不大,但長期來看,為我們公司聚合KOL能量提供了相當大的助益。

第四場

黃徵宇

創業失敗了,你還能擁有哪些紅利?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1、這個時代缺乏的不是資源,而是獲取資源的能力。只有豐盛的創業心態才有能力,有信心能獲取這些資源。

2、終身學習不僅僅是學一個新的技能、新的知識;終身學習更是從認識自己開始,你想要的一切,都來自你的內部。

3、斯坦福大學的理念認為失敗是一種學習,創業是不斷的學習與調整的過程。斯坦福大學所打破的3種隔閡:(1)打破企業和學界之間的隔閡;(2)打破專業和課程之間的隔閡;(3)打破思維方面的隔閡。

4、在美國有調查顯示,100家公司創業,5年之後只有4家還活著。首先要有創新的思維方式,把失敗當成學習的過程。學校是最好的創新平臺,失敗的成本相對較低。

5、即使創業失敗,你塑造的個人品牌仍能帶來創業紅利。塑造公司品牌是一個成本很高的事情,但是塑造創業者自身形象,不僅可以帶動公司,還可以保留自己的持續價值,即使離開了這家公司,個人品牌還能創造更多持續性價值。

6、即使是通才,也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一個人的價值往往不在於這個人會多少東西,而在於是否在某個領域不可替代。雖然創業時期,創業者將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被迫成為了通才。但如果你有一技之長,那就具備了不可替代性,不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很有價值。

第五場

廖明

人工智能+創新:

如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上海紐約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杜克大學博士,風險投資人廖明,演講主題是《人工智能+創新:如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將與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創新,如何幫助企業用AI賦能,驅動增長,獲得長久競爭優勢。

1、關於自動化與人工智能的區別,自動化是指嚴格遵守事先制定的規則運行,而人工智能會從數據中學習和成長。

2、弱人工智能,僅擅長某個單方面應用的人工智能,超出特定領域外則無有效解;強人工智能,人類級別的人工智能,在各方面都能和人類比肩,且無法簡單進行人類與機器的區分;超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均可超越人類,在創新創造、創意創作領域均可超越人類,可解決人類無法解決的問題。

3、關於人工智能是終結者還是朋友,我認為人工智能還遠未達到能夠威脅人類的地步,還有很多技術探索工作要做。如何運用弱人工智能幫我們節約人力成本是值得思考的命題。

4、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充滿機遇,首先有中國政府的支持,其次相比西方消費者,中國消費者更願意分享數據,第三中國的專利數增長為人工智能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

5、只要涉及到分析數據,用數據做決策,都能應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通用AI技術和底層硬件領域已經有資本巨頭進入,但是在應用領域比如智能家居、服務機器人等領域還是大有作為。

6、關於AI技術落地問題。要從商業需求出發,而不是從技術出發。公司應當循序漸進,不要急於變革,應該讓AI輔助人類工作,不要取代人工。要最大限度利用AI,根據商業需求安排項目組合,並制定計劃將AI項目推廣到整個公司。

第六場

鄭健靈

“玩”出來的聯合辦公:論創業的跨界之道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聯合辦公社區People Squared(P2)創始人鄭健靈,Bob學習和借鑑了歐美Co-working的理念,結合自身對創業者痛點的深刻理解,他賦予了這種平等、開放、共享的工作方式一個全新的中文名——聯合辦公。他的講座主題是《“玩”出來的聯合辦公:論創業的跨界之道》。

1、聯合辦公的由來:collaborative(聯合共享)+working style(辦公生態)=co-working(聯合辦公)。

2、空間實質是一種承載內容的“容器”,由“場”、“法”、“勢”組成。其中,“場”是身體對界限的一種行為反射;“法”即法規;“勢”即在場地內的不同人群。

3、創新者不需要空間,空間需要創新者。

4、在沒有互聯網的辦公1.0時代,office是工作的地方;辦公2.0時代,SOHO形式,給工作者提供自由;辦公2.5時代,MOBILE,移動辦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未來網速、算法都足夠支撐辦公的話,我們是否還需要物理空間。主講人認為辦公3.0時代,辦公的實質是實現資源共享。

5、好空間的五大原則:

Professional/Personal/Pleasant/Participate/Platform

6、對創業者的寄語:你們要做世上的光,你們要做世上的鹽。

第七場

石嵐

升級你的創業——讓前沿科技賦能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Y-CITY全球創新學院主席、海德資本聯席董事長石嵐女士,曾任賽伯樂(中國)投資合夥人,並曾在惠普、翰威特、韜睿等國際知名公司任諮詢總監等職務,在風險投資、前沿科技、教育和金融等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她以《升級你的創業——讓前沿科技賦能》為主題,與大家分享如何運用科技解決更大的問題,創造更多的價值。

1、前沿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滅舊工作、創造新工作。10年間,零售業市值下降了60%,蒸發了1000億美金;自2016年10月以來,百貨商店削減了10萬多個工作崗位。亞馬遜倉庫目前使用了4.5萬多個機器人。中國企業每年購買9萬多個工業用機器人,到2020年將達到17.5萬。

第八場

戴劍

小微創業商業模式選擇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1、企業要獲得持續成功,以“飛機理論”來看,老闆負責提供戰略規劃,財務負責全面預算,人力資源負責績效管理。方向感是機身,要擁有戰略落地體系,要有站在未來看現在的眼光。

2、飛機的平衡感,左邊是實業線相當於金剛鑽,右邊是資本運行相當於瓷器活。有多大的金剛鑽,攔多大的瓷器活,最重要的是兩邊要平衡。要打通“任督二脈”——實業線和資本線,產融結合,伴隨著企業成長的整個過程。不可以用戰術的勤奮來代替戰略的懶惰。企業持續成功=戰略體系*組織能力*資本運作。

3、員工心態Vs老闆心態。員工心態指老闆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老闆心態指我拿多少錢取決於我幹多少活。人力資源績效要培養員工有老闆心態,不是“要我幹”,是“我要幹”。

4、商業模式是公司賺錢的機制,當獲得投資後公司這套商業模式能否在未來繼續贏利是關鍵。商業模式有三個因素至關重要:一是客戶價值主張,客戶為何要購買你的產品,通過購買你的產品能得到什麼好處;二是公司的盈利模式,要學會把你的產品從商品屬性向藝術屬性轉換,藝術屬性的產品適用市場定位法,而不是成本加價法;三是公司的核心資源和流程,比如人脈、資源,哪些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七月福利:大咖讲座原声请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