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医的“最后一班岗” 行医救人50年


冯练尔,是榆次区长凝镇沟口村村医,生在沟口,长在沟口,被村民们亲切的称呼“老冯”。都说“乡村医生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而老冯守着这扇“门”已有47年了。1968年,20岁的冯练尔捧着当时榆次卫校的优秀成绩单返村当上了“赤脚医生”,从此他半医半农,治病救人,默默地守护着全村乡亲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口。|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王琪|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裴晓军

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老冯早已到了退休年龄,却因一直无人接班,他又毅然接受返聘,继续背起了医药箱。老冯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乡里派个年轻医生来,把自己的“接力棒”接过去。沟口村是个穷村,8个自然村七零八落地镶嵌在山坳之中,山上大多是裸露的石头,很难找到一块相对完整的坡地,其经济状况在当地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但村里因冯大夫而带来的医疗保障却让周边村民羡慕了许多年。

47年来,一次次调入乡镇医院和入城开诊所的机会摆在面前,但乡亲们心中的信任和眼中的不舍,使老冯心意弥坚,更执着地扎根在这个山村。图为老冯送医上门为村民检查身体。


这几年村里年轻人出山打工,孩子们出山上学,目前仅留下120多个留守老人。对这些昔日的兄弟姐妹们,老冯按照“新农合”要求制定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等工作计划,出诊探访,送医送药,一丝不苟地站好这“最后一班岗”。田间地垄、村头巷陌,到处都有老冯探病送医的身影。

老冯和老伴儿在村卫生室清理卫生。

老冯在村民家中介绍”新农合“惠农政策。

在卫生室老冯为村民诊断病情。

在卫生室为患者开方取药。

老冯在卫生室为村民诊断病情。

在卫生所外对患者再三叮咛医嘱。

老冯在自家院里整理今年收获的玉米。按照“新农合”的有关政策,老冯每年能领到4800元国家补贴和1000余元的医药补贴,其余靠自己种的11亩坡地玉米来贴补家计。

老冯在村卫生室为患者把脉。

在卫生所外再三叮咛医嘱。

老冯在药房里规整药品。因资金紧张,卫生室里只备放着不到两千元的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