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中國有5000年悠久歷史,浩浩觴觴的軍事史貫穿了整個社會發展的進程。閱兵作為傳統軍事儀式,以田獵為最初方式發展演變至今。據史籍推測,傳說時代的戰神蚩尤就是華夏先民的狩獵首領,後代利用田獵進行軍事訓練時,都要祭祀蚩尤,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宋代。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指國家的公祭儀式,“戎”是國家的軍事行動或戰爭。閱兵儀式,既是“祀”,也是“戎”,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大事。在中國古代軍事史、禮儀史和政治制度史上,閱兵這種儀式都以規模的宏大雄壯,形式的威武莊嚴,留下了記憶。

夏商時出現以田獵教戰陣和巡行各諸侯國的巡狩等軍隊訓練形式。據學者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我國就出現了閱兵這一儀式。當時的中國北方華夏部落首領夏禹為了向長江以南方向擴張勢力,便在現今河南境內的塗山與南方的部落首領會盟。就在那次盛會上,士兵們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伴著樂曲,走著隊列,載歌載舞給首領們觀看。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閱兵。

據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閱兵發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當時,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為了向江南發展,曾在現今河南省嵩縣境內的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在那次盛會上,士兵們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載歌載舞,這不僅是一種祭天的儀式,同時還欣喜地表達了對遠道而來的南方各部落首領的熱烈歡迎。

到了春秋時期,閱兵活動開始頻繁起來。最初的閱兵是以打獵方式進行的。軍隊列好陣勢,最高統治者或長官在陣前先用弓箭射獵禽獸,然後檢閱部隊。當時,人們把這種活動叫作“搜”(意為春天裡打獵)。以後,又發展為定期檢閱軍隊或戰車。檢閱步兵每年一次稱作“搜”,檢閱戰車三年一次稱作“大閱”,檢閱步兵和戰車五年一次稱作“大搜”。

武王伐紂之前,在孟津組織軍事演習,吸引了多個諸侯國加盟,為伐紂做準備,史上稱其為“孟津觀兵”,這是歷史上比較早的規模較大的閱兵之一。

西周,以狩獵方式進行軍事訓練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軍事訓練和演習檢閱。依據《周禮•大司馬》記載,軍事訓練制度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練和檢閱之禮,後半部分是借用田獵演習之禮。武王伐紂之前,在孟津組織軍事演習,吸引了多個諸侯國加盟,為伐紂做準備,史上稱其為“孟津觀兵”,這是歷史上比較早的規模較大的閱兵之一。公元前1070年牧野之戰,武王舉行過大規模的誓師,鼓舞了士氣,一舉打敗商朝大軍。

西周四季軍訓制度

季節

教練檢閱之禮

田獵演習之禮

名稱

具體內容

名稱

具體內容

仲春

振旅

指令坐、立、進退的快慢和隊形變化的疏密

蒐(sou)田

“表貉”“誓民”即立表而祭祀

仲夏

教茇(ba)舍

夜間訓練,聯繫戒備攻守等夜間之事

苗田

用車圍攻

仲秋

教治兵

教識別周王到百官的旗幟

獵田(獮(xian))

用羅網獵取

仲冬

教大閱

比較完備的訓練

狩田

比較完備的圍獵

宴樂狩獵攻戰紋壺:戰國早期青銅器,全器主體紋飾分三道:第一道表現射禮和嬪妃採桑;第二道一側為饗食禮,上為宮室宴饗,下面擊磬伐鼓鳴鐘場面,另一側表現弋射和捕魚情景;第三道表現水陸攻戰場面,一側為攻城戰場,城下戰士多架雲梯攻城,狩城戰士站在城上抗擊。另一側為水戰戰場,兩戰船上層正處於激戰狀態,下層有漿手搖船奮進。

最早的閱兵

話說3000多年前,商朝出了一個君主叫帝辛。人們通常稱他為“紂王”。帝辛長得帥、夠聰明、會打仗,但是有一個缺點:剛愎自用,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不僅如此,他還用炮烙等酷刑殺掉了比干等忠臣,在上層製造了一批反對勢力。

在商朝的西陲有一個小國家叫周國。文王事後,武王繼位。武王看清了商朝外強中乾的本質,想一舉推翻。不過,帝辛雖然已失掉人心,軍事上的實力還是擺在那裡,單是周國一家肯定搞不定。於是,武王決定搞一次閱兵。一來檢驗自己部隊的軍事狀況,二來測試對諸侯國家的號召力。

於是,武王率軍來到黃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進行閱兵。據統計,聞訊後趕到盂津參加閱兵的大小諸侯多達800家。“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形勢一目瞭然。武王心裡有底了。

當時,眾諸侯勸武王立即出兵朝歌(商朝都城)。武王和軍神姜尚都認為時機還未成熟,閱兵結束後全軍返回了。

春秋戰國時期,承襲了西周時期軍隊訓練制度,但從春秋中期開始,軍事訓練出現專門化趨勢。春秋戰國時代戰馬、戰車大量裝備部隊,此後閱兵中必有戰馬、戰車組隊受閱。而到了秦代,秦王朝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皇帝更加重視軍事訓練與校閱,雖未留下大量文獻資料,但秦始皇兵馬俑以高度逼真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秦朝閱兵的場景。

“閱兵”這一名稱是漢代正式叫起來的。在西漢建朝之初,國防不固,國境不寧,武裝力量被十分看重,因此閱兵活動不僅經常舉行,還要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集比武與閱兵於一體。此後,各朝都有類似漢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它不僅是最高統治者對武裝力量的檢閱,也是顯示軍力國威的重要形式。

最威嚴的閱兵

進入帝制時代以後,閱兵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前五年一次,變成了現在的一年一次。制度更完善了,規模更龐大了,參與的領導層次也更高了——不但將軍要閱兵,有時候,連皇帝都會親自出馬,指揮參加閱兵的軍隊,“自令進退”。

漢文帝繼位後,拜河內郡太守周亞夫為將,駐軍細柳,防禦匈奴進攻。一次,文帝親自來細柳檢閱部隊。他發現軍容整齊,軍令森嚴。但沒有周亞夫的命令,連武帝本人都不能進入大營。到了營中,武帝被要求按照軍令不得騎馬快行。見了周亞夫,後者也不按照朝廷禮儀而是以軍禮拜見文帝。

如果是其他皇帝,恐怕會認為周亞夫是在冒犯自己的權威,文帝可沒這麼想。他從細柳營出來後,一路狂贊周亞夫,認為他才是真正的將軍。當然,周亞夫也沒辜負文帝的厚望,在後來率兵平定了“七國之亂”,拯救了漢室江山。

周亞夫,西漢名將,沛縣人,漢初大將周勃之子,少時喜讀兵書,智謀過人,漢啟元六年,匈奴大舉侵犯,他以河內郡守任將軍,文帝至細柳營勞軍,亦須服從營中規定,被譽為真將軍。吳楚叛亂,他率軍斷敵糧道,平定叛軍。後與景帝相悖稱病隱退。

西漢時,漢軍經常舉行各種規模的軍事演習,對軍隊進行校閱、考核。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大體上每年秋季都要舉行一次。被稱為“秋射”、“校閱”或者“都試”。中央設有都試郎,總閱試習武備。

明清繪本漢文帝閱細柳營圖片

據《漢書》記載,由於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漢初的軍隊具備“輕車突騎”、“勁努長戈、射疏及遠”、“堅甲利刃、長短相雜、遊弩往來、什伍俱前”、“材官雛發、矢道同的”、“下馬地鬥、劍戈相接、去就相薄(迫)”等五大長技,逐漸形成對匈奴作戰的優勢。

漢文帝時,周亞夫為將軍,屯軍細柳。漢文帝校閱細柳營,軍容整齊,軍令森嚴,進大營須有軍令才能進入,即使是漢文帝也被要求按照軍令不得騎馬快行,將軍周亞夫也未按朝廷禮儀而以軍禮拜見漢文帝。漢文帝認為周亞夫才是真正的將軍,對其尊敬不已,稱:“皇帝敬勞將軍”。後來周亞夫果然立下奇功,平定了“七國之亂”。細柳營成了治軍嚴謹的代名詞,細柳營的故事也成了千古美談。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句就曾引用過細柳營的典故: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三國時期,蜀國實行講武。諸葛亮在北伐前,曾“治戎講武”,北伐後又“厲兵講武”、“教兵講武”,內容不只練士兵體力和技藝,還重在用八陣圖教練兵士,強化戰術合成訓練。東吳建立檢閱制度。在“簡日”(“簡”在古代有“檢閱”的意思),閱部隊軍容和訓練,有時還根據檢閱情況,決定部隊的整編。著名的岳陽樓,距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曾是三國東吳將領魯肅的“閱軍樓”。如今的南京玄武湖湖光瀲灩,然而在古代這裡卻是著名的水上閱兵場。傳三國時周瑜就曾在這裡訓練、檢閱水軍。魏國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揮受閱部隊,對多兵種的戰術合成訓練進行檢閱考核。魏國在新君繼位時也大都舉行治兵,顯示新君統兵的事實和對軍事訓練的重視。

兩晉期間,統治者也比較重視軍隊的訓練,諸軍除了演習隊列陣法外,還要進行實戰演習。南朝時注重對水軍的訓練和檢閱,玄武湖成為南朝各代訓練水軍的場所。南朝宋大明五年和七年,宋孝武帝兩次閱武於玄武湖西岸。齊永明二年,齊武帝閱兵於玄武湖。陳太建十一年,陳宣帝閱兵於玄武湖。陳至德四年,陳後主至玄武湖閱兵。有一首《昆明治水戰詞》這樣記敘南朝宋孝武帝時閱兵:“汪汪積水光連空,重疊細紋交斂紅。赤帝龍孫鮮甲怒,臨流一眄生陰風。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雷吼濤驚白若山,石鯨眼裂蟠蛟死。”形象地描述了宋孝武帝親自披甲指揮,湖上戰鼓雷動、戰艦凌波、士兵殺聲震天的壯觀場面。北朝則出現了軍陣雙方對抗性演習。

最有效率的閱兵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實際上,陳寅恪推崇的“趙宋之世”,是踩在短命天子、後周世宗柴榮身上完成的。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就做了皇帝。柴榮凡事率先垂範,事必躬親。他曾5次親自領兵出征,每次都親力親為,戰鬥在第一線。

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柴榮率兵攻打遼國的傀儡北漢。為鼓舞士氣,柴榮在北郊舉行閱兵。第二天,就在高原打敗了北漢皇帝劉旻。劉旻敗退後,柴榮緊追不捨,追到高平,再次給劉旻沉重一擊。

閱兵是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大將軍檢閱後,然後是皇帝大閱。這樣常規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

唐人薛存誠在《觀南郊回仗》詩中曰:“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此外,在大軍出征或凱旋時, 皇帝也要親自閱兵, 一方面是檢閱部隊, 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 振軍旅揚國威。

最大規模的閱兵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天,一次盛大的閱兵活動在驪山腳下舉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參加閱兵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了20萬。

這又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閱兵。其他閱兵,多是為了向外界展示自家軍事實力;這次驪山閱兵,卻是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震懾朝廷內外潛在的政治對手,樹立自己的威信。

原來,李隆基即位後,雖然剪除了威脅自己權力的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但宮中仍然有暗流湧動,伺機而動。李隆基於這一年的10月,調動20萬人馬集結於驪山腳下,舉行閱兵活動。這次閱兵聲勢浩大,旌旗連亙五十餘里。

雖然規模龐大,可由於軍容不整,閱兵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李隆基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以制軍禮不肅罪殺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將兵部尚書郭元振流放到新州(今廣東新興)。

兩位重量級官員被嚴懲,在軍隊裡產生了很大震動,導致秩序混亂。只有左軍節度薛訥、朔方道大總管解琬所率部隊保持穩定,令李隆基讚歎不已。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大講武事,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如,首議教閱擊刺騎射、選天下驍騎集闕廷、親御近郊閱武等。之後的歷朝統治者,加強對軍隊訓練,並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後,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宋人王安石在《射亭》詩中曰:“因射構茲亭,序賢仍閱兵。”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並制定嚴格的法規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為加強對新組建軍隊的訓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斧的使用。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教練軍士律》,要求高而嚴,賞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證了軍事訓練的質量。

最有影響力的閱兵

對一個國家來說,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就曾經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豔”,“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狩獵”行動持續了一個月。

閱兵結束後,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我國無此風俗”。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觀禮”的各國使節來自27個國家。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

帝打下基礎,此幅年畫畫的是水戰的激烈場面。

永樂時期,特別重視加強在京各營的軍事訓練。在京軍三大營中,專門編制管操官掌管軍事訓練。

清代的簡閱又稱校閱,按清朝典制,皇帝每三年在南苑舉行一次大閱兵禮。是八旗、綠營由王、大臣或督撫定期檢驗部隊教練的制度,也是促進軍事訓練的的手段和形式。大閱是皇帝檢驗部隊訓練成果,考察部隊戰鬥力的隆重的閱兵儀式。早在天聰年間,皇太極就曾舉行過大閱。據《大清會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閱。擇南苑西紅門內曠地,八旗官兵槍炮按旗排為三隊。聖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張黃蓋,內大臣、侍衛、大學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從,後建大纛。聖祖仁皇帝周閱八旗兵陣,閱畢駕還行宮。特降敕諭,申明軍令,宣示於大閱之地。是日未閱前,官兵均賜食,閱後賜酒。”此後,乾隆、嘉慶等皇帝閱兵的記載不斷出現在各類文獻中。雍正以後,大閱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1738)規定,以後大閱,皆按照順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定舉行。

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裡,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為壯觀,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

清史檔案記載:“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冑,乘馬出,試射,連發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請閱陣,上親閱隊伍,兵部堂官前引,總理大臣、滿洲大學士、內大臣侍衛前引後扈,皆擐甲乘馬”。《大閱圖》共分為“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四卷。真實描繪了乾隆帝親臨軍營檢閱的盛況。尤其是《閱陣》,圖中所畫人物不少於1.6萬人,每個人都面貌分明,衣著裝飾,車馬槍炮,儀仗旗鼓等均描繪精細,畫面用色豔麗鮮明,乾隆被繪於畫面的核心位置,穿盔帶甲,全副戎裝,騎於馬上,英姿勃發。清代大閱的地點,主要在南苑、盧溝橋、玉泉山、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暢春園等地。

除皇帝親自閱兵外, 清代還形成了多種閱兵方式, 其中之一就是欽派檢閱, 由練兵處、兵部、陸軍部奏請皇帝, 欽派知兵大臣數員前往閱兵。閱兵內容有“ 軍容、軍技、軍學、軍器、軍陣、軍律、軍壘各項”。乾隆帝還針對一些大臣只在帳幕內互相對閱,並不親赴隊伍操演的情況,規定“八旗合操時,閱兵王、大臣等,逐次前往監看稽察,如有無故不到者,同閱之王、大臣指名題參議處。”宣統三年(1911)七月二十四日,監國攝政王載灃就於德勝門外的鑲黃旗、正黃旗兩旗校場檢閱了皇家禁衛軍。

上海軍事志曾記載清軍的校閱,清同治十年(1871年)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松江閱看提標營、松江城守等營。清光緒十八年四月,兩江總督劉坤一到滬閱兵,乘官舫共23艘,用8號小火輪拖帶,下碇江南製造局碼頭,閱忠、信兩字營及江蘇撫標滬軍營合演陣法,並委派官員代閱洋槍打靶。

清末,朝廷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決心對舊式水師進行革新。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建馬尾設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並開設造船廠和水師學堂,邁出了建立近代海軍的第一步。1888年12月17日,在旌旗飄揚的劉公島上,清廷正式宣告北洋水師成立,同日由劉步蟾等將領參與制定的《北洋海軍章程》也由清廷頒佈施行。據《北洋海軍章程》記載“ 每愈三年, 由總理大臣海軍事務衙門不至於王大臣請旨特派大巨, 會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閱一次,或由王大臣與北洋大臣親自出海校閱海軍。”

   到了現代,閱兵活動開始在各國盛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盟軍統帥如艾森豪威爾威爾、丘吉爾、戴高樂等,都非常重視閱兵。蘇聯領袖斯大林一向把閱兵作為鼓舞士氣的重要手段,一九四五年六月二十四日,蘇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大檢閱。此次閱兵,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可以說,古往今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也無論人們的意識形態和民族傳統文化有何差異,大家對閱兵意義的認識幾乎是一樣的——那就是閱兵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國威、軍威和綜合國力,最能積聚軍心、民心。因而,閱兵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感榮光、最感振奮、最感驕傲、最感自豪、最為神聖的莊嚴的盛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