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病人我喜歡!

這樣的病人我喜歡!

急診醫生最怵兩種患者:

受傷的孩子和醉酒的老爺們~

但是夜班那天,一個小病人卻感動了我!

那天夜班,夏天的急診外科永遠有看不完的外傷病人一一喝酒打架,車禍,腹痛,各種外傷的。

一個年輕的母親領著著孩子走進了我的診室

孩子5歲,自己用一塊小毛巾捂著受傷的額頭,孩子很乖,不吵不鬧,而且孩子的媽媽也在很有秩序的排著隊,我看到出她很著急但是並沒有加塞

“孩子怎麼了?”

“叔叔,我不小心磕到了頭,流血了,您看看”,孩子竟然主動回答了我

我剛要去拿開孩子捂著頭的毛巾,孩子有點害怕:“叔叔,您慢點“。

“好,你不動,叔叔輕點”。

我心裡很高興,我覺得這個5歲的孩子很懂事很堅強

傷口在前額髮跡處,約3cm,傷到了肌層。我還是有些顧慮:因為孩子的傷口需要縫合,來的只有孩子媽媽一個人,我怕孩子害怕不配合亂動,孩子的母親心疼孩子一個人又不能按住孩子

“大夫怎麼樣,我家寶寶的傷用縫針嗎?“孩子的媽媽問我

我能感覺出她的著急,但是這位母親還是很禮貌的詢問著我

“需要縫針的”。我剛一說出來,孩子立刻就哭了,哭聲不大,眼淚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寶,聽話,你是小男子漢不許哭,醫生叔叔給你縫針是讓你傷口不疼不流血的,你要堅強,知道嗎?”孩子的媽媽也掉眼淚了但是仍然在安慰著孩子

我心裡很感動,趕緊接過話來:“聽話,不哭,一會叔叔用最小的針給你打麻藥,用最細的線給你縫傷口,一點都不疼,給你縫的漂漂亮亮的好不好,我看你就很堅強一定能聽話不動配合叔叔的對不對?”我的語氣很柔和

“嗯,我不動,我不哭,叔叔給我縫好看點,長大了我還找漂亮娘婦呢。“孩子的話一說出,我和她的母親都笑了

開完麻藥和縫合用品我把孩子帶進了手術室,孩子還是很怕,一直往後縮

“寶寶聽話,你看醫生叔叔多好,特意給咱們用最小的針和線,你要聽話的,知道嗎?”

最後很順利,孩子真的就乖乖的躺在縫合床上一動不動,我每操作一步都鼓勵一下孩子,看著孩子兩個緊緊攥著的小拳頭,我甚至都有一點心疼了。很快縫合完了,我自己覺得縫合的很不錯,癒合後應該不會有太明顯的瘢痕

“快,謝謝叔叔”。孩子的媽媽對孩子說

“其實不用謝我的,是您家寶寶聽話、堅強,是您教育的好和您的善解人意,要不我真的沒辦法縫合的”。我看看了孩子笑著說

後來我就一直在搶救室和縫合室忙碌著

當我回到診室的時候,我看到剛剛那個孩子在我的椅子上坐著,看到我進屋趕快站了起來:“叔叔,謝謝您,我把我最喜歡吃的巧克力送給您,以後我也要當醫生~“。說完孩子開心的跑出了我的診室

“不聽話,不聽話就給你打針”。這句話我聽的太多了,醫生護士已經完全在孩子的心中成了“惡魔”,孩子當然恐懼,不配合

換種教育方法:“寶寶聽話,醫生護士給你打針是了讓你的病快點好起來,輕輕的打一針雖然會有一點疼,但是病很會就能好了,我們就可以出去玩了好不好。”

換一種教育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

我也見過這樣的媽媽,1歲多的孩子頭磕破了,傷口並不嚴重,簡單的消毒包紮就可以,孩子的媽媽急的完全失了魂,抱著孩子跌跌撞撞的跑進診室,大喊著:大夫大夫~

孩子最後完全被他媽媽的舉動嚇到了,娘倆就一起哇哇大哭大喊,這樣醫生還怎麼處理傷口

自己的孩子傷到了,生病了做父母的肯定很著急,著急就能讓孩子康復嗎?有時候甚至把這種心疼撒氣到醫生護士頭上,應該嗎?

上面那個孩子和她的媽媽,這樣的病人就算一晚上來十個,我也一點都不發怵,因為這樣的病人讓我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