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每一次看《大明王朝1566》,對該劇的感佩便深一層,這部劇道盡了儒家精神,盡顯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實像。劇中的主角當然是一個個個體,而且是典型化的個體,從皇帝、王爺、宦官、官宦、庶民無不有著鮮明的個性,不光是主角,就連配角也令人過目難忘。而劇中有五條線將這些個性鮮明的個體串了起來。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第一條 父子線

從嘉靖和隆慶、隆慶和萬曆到嚴嵩和嚴世蕃。與之相似的,還有太監們之間的“幹父子”的關係,當然這其中雖然也有父子的情味,如呂芳和馮保、黃錦和楊金水。但多了一層冰冷的算計,比如陳洪。

而本劇的主角之一海瑞則比較特殊,他那裡沒有父親,而是“主中匱”的母親。這當然首先是歷史的事實,但大家都知道,缺失的父親的位置必將被某種強力所填補,而在本劇中更凸顯了“君父”的應有之義。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第二條 夫妻線

裕王妃李氏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婦德”的代表之一,自然是一個既幫夫又頗得公公歡心的女子,嘉靖也樂於對她揣著明白裝糊塗。海瑞和他的妻子的關係則比較特殊,又或者說這是古代社會的“正常情況”?齊大柱的妻子則展現了婦德的另一面,她對救了她的丈夫死心塌地,賢惠能幹,簡直就是《列女傳》的模板。

同樣死心塌地的,還有芸娘,紅顏薄命的她做了命運的玩具,見證了紅頂商人沈一石、一手遮天的楊金水的興衰,和高翰文終成眷屬,老天雖然磕破了這對玉人的一個角,然而最終也賜給了他們安穩的生活。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第三條 君臣線

應該說,在全劇所描述的環境當中,“別有異圖”的臣子是沒有的,大家都對皇帝忠心耿耿,無非有人借做事之機從中謀私(嚴世蕃),有人忠於的是“皇帝”的身份(如海瑞),有人則諂媚做皇帝的那個人(趙貞吉、陳洪),又有人努力從中求得平衡(嚴嵩、徐階、胡宗憲、呂芳)。

第四條 朋友線

有官場上貪墨的朋友(鄭必昌與何茂才),志同道合的朋友(王用汲、海瑞、譚倫、李時針),雖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但都能算得上“有信”。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第五條 師徒線

嚴嵩和胡宗憲,徐階和趙貞吉,當然還有徐階、高拱、張居正和裕王,張居正和萬曆還未展開,暫且不談。

此處拋開史實不論,“奸相”嚴嵩的高徒胡宗憲與“賢相”徐階所推舉的高徒,幾近於假道學的趙貞吉之間所形成的對比也許暗含著作者的嘲諷與無奈?

然而家自然還不能窮盡這些人之間的關係,他們不是升斗小民,他們的行為、交誼都關乎國家,作者也多次借不同人之口,將家國並舉,相提並論,其中徐階對下世前的嘉靖的一席話最為透徹,公婆、媳婦、孩子,家推而及於國,此前所說的家的聯繫便有了某種象徵意義,然而媳婦們終究不能“屈了公婆”,自然只有“剜卻心頭肉,醫得眼前瘡”,“兩頭盡力顧著”終究是句空話。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於是乎,“把大明朝給攪了”的海瑞所追求的東西,終於呼之欲出,一是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二是為了大明朝的天下蒼生。

天下的重量,正氣的意義,因此而突顯。

《大明王朝1566》裡這五條線串起了全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