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洛陽舉人黃康巧用善惡鍾,智破偷盜玉璽之案

話說這洛陽縣令叫黃康,本是落第的舉人,因為屢考不中,當了個教書先生,本想這輩子都是碌碌無為,沒想到因為一場案子,被皇帝欽點為洛陽縣令。

民間故事:洛陽舉人黃康巧用善惡鍾,智破偷盜玉璽之案

​當縣令聽到皇帝巡遊到這裡時候,嚇破了膽子,自己這個縣令的官位是自己岳父託關係買來的,自己可沒有半點斤兩,現在皇帝來了,還丟了玉璽,自己如果破不了案,自己項上人頭估計也要落了地。

皇帝雖說丟了玉璽雖然之前十分著急,可是平靜下來之後,也逐漸定下心來,想看看這洛陽縣令如何審案。縣令也是頭皮發麻,自己一個小小的縣令何德何能在皇帝面前審案?何況自己還是一個無能之輩!可是縣令也不敢不審案,於是硬著頭皮在寺廟之中擂鼓升堂。

話說皇帝廂房四周住著四個人:一位是周遊各地的旅人名叫張三,一位是來寺廟祈福的商賈名叫賈錢,一位是年越古稀的老者名叫朱富,最後一位就是黃康。縣令叫四個人跪在這臨時的公堂之上,他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大清早就被寺廟的僧侶請到這裡。

縣令也不敢明說是皇帝的玉璽丟失事情,想了半天說道:“本縣令的遠房外親來寺廟祈福,不料昨晚行囊被盜,你們四人到底是何人所為,還不速速招來,不然本官大刑伺候。”四人一聽是縣令的親戚被盜,怪不得會如此?可是四人根本沒有做過,又怎麼承認呢?這案子審了半天也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就連皇帝聽著也大為光火(惱怒),這個洛陽縣令竟然如此無能,這一激動不小心把手邊的茶杯給打翻在地,可是這摔杯之聲,嚇得縣令卻是不輕,以為是皇帝大怒,索性直接大喝道:“來人,把這四人重打四十大板,看他們招不招。”四人眼見被官差拖下去重打大板,高呼冤枉,就在此時皇帝從後面走了出來,冷冷問道:“你還真是百姓的青天大老爺,這案子審了半天你可理的清斷的明白?”

縣令聽到皇帝這口氣,心知不妙,嚇得是渾身發抖。可是跪在地上半響也不見皇帝有什麼後話,壯了狀膽子抬頭仰望,發現皇帝並未看到自己,有絲心安,可聽到這皇帝后話知道這縣令自己是走到頭了。“都說洛陽縣城地大物博,出了多少名將英才,今日你們誰能破的此案,朕就欽點他為洛陽縣令。”此時那未被打板的眾人才知,昨夜深夜自己竟然與聖上隔屋而眠,心中雖然慶幸,可是這案子不破,他們四人也是難逃罪責。

過了半天也不見有人出頭,現在這種情況大家都知道皇帝要招賢理案!可是現在誰有敢出頭,如果一個不小心可是要人頭落地的,眾人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說話。

就在皇帝以為洛陽無人的時候,本為疑犯的黃康走了出來:“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小民黃康斗膽,願意試上一試。”

皇帝瞧著疑犯竟然要審案也是有趣,於是問道:“你要如何審案?”

民間故事:洛陽舉人黃康巧用善惡鍾,智破偷盜玉璽之案

黃康回到:“小人有一祖傳寶貝,名喚善惡鍾,尋常之人摸之無事,可是作惡之人摸到雙手就會沾滿黑墨。”

黃康演練之後,跪在皇帝面前問道:“啟稟皇帝陛下,這案件的犯人遠不止我們幾人,昨夜寺廟之中還有一些僧侶逗留在廂房四周,可否請他們一起。”皇帝點了點頭,寺廟的主持則把當晚所有在廂房逗留過的僧眾都帶到這臨時的公堂。

“現在請大家都上前摸一摸此鍾,摸完之後閉目由人帶入內堂,不得發出任何聲響。”說完一眾疑犯,一個接著一個的摸鐘進屋,每個人摸鐘之後都會被馬上帶入內堂,眾人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

過了一刻,所有人都摸完鍾後,讓閉目的眾人走了出來雙手舉過頭頂張開雙眼,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沾滿了黑墨,唯有一個僧侶雙手乾淨。此時僧侶哪裡不知,自己的小聰明讓自己原形畢露……

民間故事:洛陽舉人黃康巧用善惡鍾,智破偷盜玉璽之案

當日,這名僧侶瞧著皇帝一行人的衣著不菲,估摸著是有錢人家子弟,自己也因為好賭,在外面欠了一筆賭債,所以就打起了皇帝行囊的主意。當天晚上,他往皇帝房間點了迷香,等眾人睡去過後,拿了行囊藏到了佛臺案下,本想明日在拿去變賣,可一覺起來就聽到寺廟戒嚴,根本出不去。

看到黃康智破此案,皇帝也是深感欣慰,革去了洛陽縣令的職務,讓黃康擔任洛陽縣令。黃康也不負眾望,為官清廉,斷案公正,而那日黃康善惡鍾尋兇手的事情也被傳為一段佳話,廣為流傳。

道理: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是金子始終會發光,做惡事終會有惡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