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夢中的雨巷

平江路——夢中的雨巷

來自蘇州最初的印象,我想大家都差不多,青石板、雨巷、打油紙傘的姑娘、白牆黛瓦、雕花窗……她輕柔地彷彿是煙,卻美麗地如同是夢,憂愁而芬芳。說實話,戴望舒的《雨巷》的的確確是很多人夢中的蘇州,如煙似夢,讓人看得到摸不著,帶著一種離愁一種哀思,是所有人最美最輕的幻想。真實的蘇州是這樣的嗎?雨巷的原型真的和《雨巷》一樣美嗎?我帶著這種種的期待與渴望,踏上了這片每一寸都浸滿了濃濃墨香詩意的土地。

平江路——夢中的雨巷

蘇州的美,我覺得像是現在跟著旅行團,如同走馬觀花一般的看看,這樣是很難感受到的,蘇州的美需要你安靜下來,感受生活在這裡的人的生活,感受這座城市的呼吸,感受這座城市的煙火。不僅是這樣,你還需要有足夠的閒情逸致,懂得如何感受生活,感受美。

然後,選一個可能會下小雨的工作日,來到平江路,你要來的足夠早,早到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都還沒有起床,然後你就可以開始不說話,安靜的聽著。空氣中會瀰漫著早餐的香氣,豆漿、油條、白粥、餛飩、麵條……人們在食物的香氣裡說著家長裡短,吳區特有的吳儂軟語混雜著普通話,如同早餐的香氣,恍惚間你就會回到那個充滿了文墨清香的時代,當年的衣香鬢影似乎從未走遠。

平江路——夢中的雨巷

當你走過人群,從安靜卻熱鬧的世界走出來,太陽的溫暖照射在你的身上,在你的皮膚上徘徊不去的時候,你會發現伴隨著你的每一步,水聲在你的身邊纏綿不去,人們日常的生活開始了,人說話的聲音,旁邊小學讀書的聲音,搬東西、做飯菜、打掃……好像這些聲音一直都在,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耳畔的風,鼻尖的水,眼底的光……這一切人間煙火似乎從許多年前就一直延續到今日,連綿不絕。工作日的河道里少有船工划船,沒有那些迎合遊客的歌聲,沒有招攬遊客的刺耳叫賣,現在的平江路安詳而美好,當然平日裡那些好吃的店鋪也有許多是不會開門的,這算是有得有失吧。

平江路——夢中的雨巷

中午吃過飯,最好天色會開始暗下來,要是會輕輕的下起雨來,那就更好啦。沒有了雨的平江路,各種小巷中的美會失色不少。打著傘,聽雨聲落在青磚上,穿梭在小巷之間,如同在米諾斯的迷宮裡穿梭,每一條小巷都有驚喜。

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落在青磚上的雨聲和平時所聽見的雨聲聲音是不一樣的,當雨霧籠罩著這裡,就像你進入了你的夢,雨聲、水聲,腳跟踩在青石板上的噠噠聲,隱隱約約的船聲槳聲,你不需要看,因為你已經看到了,從你的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