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一、

在我有限的人生經驗裡,我常常抬頭仰望。

小學的時候,我常常抬頭仰望週一早上徐徐上升的國旗,那些胖臉蛋的升旗手們總是卡不好時間。

國歌結束的最後一瞬間,他們要麼因為過早升上去而尷尬地互望,要麼就像才醒過來一樣,火急火燎地在一片寂靜裡匆忙地往上拉繩子。

偶爾有過那麼幾次,時間卡得剛剛好,他們就隱秘地笑起來,底下一眾的學生和老師們也感到莫名的興奮,好像是一種暗語一樣,一個普通的小鎮在那一刻就變得莊嚴起來了。

我站在底下,仰望著那些高年級的升旗手們,一方面羨慕他們,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會比他們更好。

等我也成了高年級的學生,終於如願以償了,不過因為太矮,我沒有當成升旗手,而成了在國旗下講話的人。

我只能控制什麼時候開始,卻還是控制不了結束的時間。

我想底下肯定會有一雙酸溜溜的眼睛,在鄙夷地望著我,心裡想著,如果取代了我的位置,一定會比我幹得好。

後來確實有人替代了我的位置,是個看起來虎頭虎腦好像沒有睡醒的男孩。

“退役”的我在底下終於嚐到了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味道,他講話極其普通甚至可以說比普通還要低一個等級,他說“升國旗,奏國歌,少先隊員行隊裡,老師和非隊員行注目禮”都不那麼通順。

每週一的早上他站在遠遠的升旗臺上,一副不情願的樣子。

後來知道,他確實是不情願的,是當教導主任的爸爸和當語文老師的媽媽逼他去的。

是他爸逼的,也是他媽逼的,原來某些人竭盡全力想要的東西,有的人卻視若折磨。

我生氣了,我只在升國旗的時候抬頭,我明白當我仰望某個東西時,要想得到回應,對方就必定得俯視我,我那時不清楚這其中的意味,以為世界真如老師口中說的人人平等。

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二、

上了初中,我又開始仰望了。

仰望那些兩米高的舞臺上,能在週一早上代表班級去講話的學生了。

那時候對國旗是否準點到旗杆的頂端這件事已漸失興趣,誰會在週一的早上當著全校所有人的面念念那些老生常談或是裝模作樣的“寄語”,誰就變成了一顆明星。

在青春期裡成為一顆明星,沒有成年世界裡的那麼多權衡你和算計,學習好是唯一的標準。

我站在底下,看著那些長得很醜但是學習很好的人念著“努力拼搏,加油學習”的話語,我一方面羨慕他們,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沒有他們那麼好了。

高年紀的人會打扮了,他們學習好,長得也好看了。

我至今記得一個高年級的學姐在週一早上講話時,故意把遊戲廳念成了“play station”,我在底下聽到了覺得好洋氣好有型。

我那一刻不僅為自己平平的胸脯感到自卑,還極其希望能變成她的那副樣子,接受眾人的仰望,像個會發光的公主一樣,接受來自個各個方向的羨慕的眼光。

但我並沒有像小學那樣一帆風順了,我成績普普通通,也沒有什麼才藝,也沒有媽逼我,自然也沒有機會上臺了。

我成了永遠的仰望者,在抬頭看向舞臺那灼灼的目光裡,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明白了人成不了誰,除非成為自己。

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三、

高中,我還在仰望,不過視野更高了,是炸在空中的煙花。

當時還在高二,某次週六的晚上和好朋友一起走回學校,還有幾百米遠,就見學校上空炸開了五顏六色的煙花。

隨著我們越走越近,那瞬間爆炸的聲音更大了,煙花就在我們的頭頂炸開,那是怎樣的額一種驚豔和美好,我們像是走進了一片浩瀚璀璨的星空一樣,路上空無一人,好像是專門為我和朋友在慶祝一樣。

但我們想的太美了,那不是在為我們慶祝,是在慶祝那些高考成績出色的人。

我轉頭看向我的朋友,她的臉在煙花的襯托下也在閃著不同的光,那雙清澈透明的眸子裡都在放煙花。

我們要好好努力,爭取明年學校也給我們放煙花,她說。

明年這個時候,學校又在放煙花了。

我高考失誤,數學都沒有及格,絕望和痛苦籠罩了那個本應該快樂的夏天。

好朋友是正常發揮,但她想要超長髮揮,選擇了復讀。

我們的關係也在漸漸變淡,當年一起看煙花的兩個人早就分道揚鑣。

有一年夏天我回家,恰好又見到學校在放煙花了,教學樓上兩幅巨大的橫幅上寫著那些考生清華北大學生的名字,在時暗時明的光亮中,透著一種人生贏家的威嚴和炫耀。

我不禁感嘆,這煙花雖是在空中爆炸,似乎是給所有人看的一樣,但其實只是為某幾個人綻放的。

那某幾個人的青春就像這煙花一樣閃亮奪目,而我們這些在底下仰望的人,只是煙火熄掉後的滿地的渣滓罷了。

偶爾有意猶未盡的小孩過來,撿起一顆還沒有炸乾淨的細碎火炮玩,一聲脆響,此後再了無生息,於是我們的禮讚就完成了。

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四、

工作之後,我常常在成都仰望那座339米的電視塔。

當地人都叫他339,這樣聽起來就熟悉多了,好像每個人都剛從上面下來一樣。

朋友跟我說,最上面有個旋轉餐廳,邊看成都的夜景邊吃西餐,是何等的享受。

你去過嗎,我問。

沒有,還沒錢呢?

也就幾百塊錢啊,沒有那麼天價吧。

這不是吃不吃得起的問題,是吃不吃得慣的事情。

怎麼說?

幾百塊錢當然是出得起,但吃完這一頓之後,又要開始省吃儉用的生活,覺得這樣又貴了,那樣又沒有那麼必要了,平時我買酸奶眼睛都不會眨一下的人,恐怕到時候也只能選那種生產日期早還買一送一的酸奶了。

享受嘛,本來就不是生活的常態,比起天天都喝酸奶,我還是願意花點錢去感受一次。

但凡偏離生活常態的東西,我看看就好了,並沒有太大的想要去靠近她的想法,看起來雖然是無慾無求,但我的慾望比誰都更加猛烈,體驗過一次我就想要第二次了,為了打消這樣的念頭,我還是站的遠遠的好了。

我們每次經過電視塔的生活,都要抬頭望望這個看起來金光閃閃實則冷冰冰的建築,有種期待,又夾帶著鄙夷。

好像我在小學仰望升國旗時一樣,我常抱怨國旗沒有按點到達旗杆的頂端,其實只是想隱藏罷了,隱藏住我那顆想當升旗手的心。

或許我真的會比他做得好,但那又怎樣呢,我還是要站在底下仰望他。

生活│我曾仰望過,然後學會了低頭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