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康熙五彩

瓷绘五彩始自元代,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逐渐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绪才有仿康熙五彩出现。康熙五彩烧彩的温度为800度左右,比粉彩要高,故有“硬彩”之称;又因其多作为仿古器,故又称为“古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瓷器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种类可多可少,但红彩不可少),基本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釉上五彩 五彩加金鹭莲纹尊

五彩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种是纯粹的釉上五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康熙五彩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用釉上低温蓝彩和黑彩。蓝彩艳丽醒目,多绘山石,使徒壁生辉,用于替代明代的青花色调而制成纯粹的釉上五彩,色彩鲜艳夺目。黑彩色黑如漆,漆黑光亮,浓重沉着,多用于勾勒轮廓和点染局部,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大大丰富了五彩瓷的表现手法,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红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五彩中的红彩,是用皂矾(三氧化二铁)制成。制作时要经牛皮胶浸泡,以浸胶3至10年的矾红为好用。在上彩时需加入一定量的铅粉和牛皮胶,用水轻轻沾染,以中锋用笔,悬腕以拉线法描绘。烧成后色彩鲜艳沉着,红得像宝石,而且有层次。清末以后,红彩常用西赤(碳化硒)调油平填,红中泛橙而漂浮于釉面,手感粗糙,更无矾红的光泽和润滑。

蓝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蓝彩是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康熙时期发明了釉上蓝彩。蓝彩常泛紫灰色,彩层特厚,彩的边沿有一层蛤蜊光晕,但由于蓝彩仍处于草创阶段,常有脱釉或失透的情形出现。以往的蓝彩皆由青花(釉下)代替,故有青花五彩之称。

黑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黑彩是用青花料渗松香油画于瓷面,罩上透明釉,入炉烧烤。由于受到制笔、制油及制料工艺的约束,早期康熙五彩的黑色线条显得不挺,断续及毛糊,不够乌黑,甚至带褐。后来的黑彩用乳香油及珠明料混合调成,经低温火烘烧,因此黑彩才开始变得乌黑发亮。

黄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康熙时期的黄彩还是以三氧化二铁为基础原料,其特征是色层透亮鲜明,清新抢眼,与后期时多用锑黄(氧化锑)而形成带粉质层的不透明黄彩迥然不同。

绿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一般都厚似琉璃,光泽灿然,而由于色质透亮,常用来衬托黑彩。

金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金彩釉料的制作,是把金子磨碎,倒入瓷钵内用水混合,直到水底出现一层金的沉淀,取出而保持干燥,用时溶于适量的牛皮胶内,渗入铅粉,在胎上描绘烧成,永不褪色。但金彩一般与毛刷类物品会产生静电反应而掉落,因此切忌以鸡毛掸子掸扫。

紫彩

康熙时紫彩发色还不稳定,常发乌发灰,色地易开裂成碎纹,用放大镜便可看到。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总体来说,康熙五彩器的彩釉,其釉面及釉彩都焕发一股如珍珠表面、柔润含蓄的蛤蜊虹彩,特别是沿着彩绘的纹饰周边的白地,更显著闪现这种蛤蜊光彩。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新仿的彩绘器,也以化学原料调配出乍看雷同的光彩,但这些仿器的胎面及釉彩上的彩晕漂浮,更像五光十色的缭眼火气,有如火水或汽油在阳光下反射的彩晕,一看便知年份尚浅,火候未到,关键还是新釉料与古彩的化学成份是不同的。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专业送拍,目前国内业务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海外业务有送拍澳门中信,香港保利,中国艺海,台湾中正,香港劳伦斯,新加坡金沙,美国联邦,美国大联盟,阿联酋迪拜拍卖等,承诺送不进去全额退款,根据各拍卖行历史成交记录为您选择您藏品适合的拍卖行合作上拍。

清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