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一个不一样的家族

洛克菲勒,一个大洋对面的显赫家族,翻看美国历史,他们无处不在。

从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算起,这个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 6 代。

他们与美国甚至全球政治经济、艺术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也包括中国。

最近,因为一次慈善拍卖,洛克菲勒这个姓氏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拿着花篮的女孩》 毕加索 1905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毕加索的《拿着花篮的女孩》就曾挂于大卫·洛克菲勒的书房中

创作于 1905 年的油画《拿着花篮的女孩》,是毕加索“玫瑰时期”的经典作品,它曾挂在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 David Rockefeller )位于纽约 65 街大宅的书房内。

当它以 1.15 亿美元的价格成交时,正预示着一场世纪拍卖的开始——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收藏的 1500 多件艺术品在这场拍卖中全部成交,总额高达 8.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 52.8 亿元)。

这些艺术品见证了夫妇二人一生的收藏经历,它们涵盖众多举世瞩目的艺术家杰作,包括毕加索、莫奈、马蒂斯、修拉、马奈、高更、柯罗、霍珀...的作品。

不过,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次拍卖收益,将全部捐给大卫夫妇生前长期支持的慈善机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来一起回顾这个家族与艺术、慈善的关系,以及那些说不清的“原罪”。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前三代人合影

18 世纪,洛克菲勒的先祖从德国移民到美国。1839 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出生,但执拗的父亲并没有因为儿子的降生而想要稳定下来,依然是到处贩卖假药,“行走江湖”。

1855 年,父亲未离婚而再婚,母亲被迫带着 16 岁的约翰离家出走。

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并且对孩子的家教极其严格,这些品格,对约翰的成功产生了莫大影响。

24 岁那年,精通化学的朋友安德鲁斯来串门,聊天中,约翰看到了商机,与朋友迅速修建了炼油厂。他认为“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历史证明了他想法的正确,数年内,由于过度开采,钻油速度远远超过炼油速度,许多钻油商必须低价抛售原油以避免破产,最终原油价格暴跌,约翰趁机积累了最初的财富。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在商业上,约翰精打细算、毫不手软,通过兼并等方式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

到 38 岁时,他的美孚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 90% 。由于公司的垄断地位,约翰一度备受指责,甚至被称为“罪恶的资本家”。

1892 年,法院裁定美孚公司为非法垄断企业,他被迫将财产转到各分公司名下。尽管如此,多数投资者依然热衷于美孚的股票,最终,拆分后的公司股票市值总和竟远超原来美孚公司的市值,约翰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

财富虽已足够雄厚,但第一代的洛克菲勒对艺术品并没有兴趣,对游艇、法国庄园等也没有兴趣。与多数富人不同,除了投资,约翰更多的将自己的财富用在了慈善事业上,甚至还出资成立了芝加哥大学等公共教育机构。

这种品格同样得益于母亲,母亲曾经教育约翰,“在自己获得金钱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人帮助”,因此他从青年时期领到第一分薪水开始,就固定将其中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直到去世。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老约翰·洛克菲勒与小约翰·洛克菲勒

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约翰对此深有体会。

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甚至孩子没长大前,从不带他们去自己的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而不再努力。

约翰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在儿时很少有机会穿新衣服,这是一个在豪门里成长起来的“穷小子”。不过,不同于父辈,小约翰从小就对艺术有极其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艺术。

1915 年,银行大亨摩根生前收藏的所有中国瓷器被公开拍卖,尽管此时的小约翰已是 39 岁,但他仍需要向父亲贷款,因为这批花瓶的价格高达 200 万美元。

为获得这笔贷款,他写信对父亲说:“瓷器是我唯一的爱好,也是我唯一想要花费金钱的地方。尽管这项爱好花销不菲,但它十分安静,低调而不张扬。”这封信感动了持反对意见的父亲,最终,父亲将这批瓷器买下,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小约翰。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协和医学院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的连接点,最著名的莫过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小约翰曾三次派考察团来到中国,他看到了在中国发展医学教育的迫切性,于是在 1915 年,基金会开始捐资建立协和医学院。起初,建造预算 100 万美元,至 1919 年底,建设学校费用竟已达 750 万美元,而超出的预算只是因为小约翰的一句“不惜代价”。

此后,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在中国建立起了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体系,为日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协和医学院成立之初,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期望的医预系水平。为此,基金会又出资捐助了 13 所综合大学,过程整整持续了 8 年,其中最大的资助对象就是当时中国的一流大学——燕京大学。

除此之外,洛克菲勒家族还曾援助清华大学成立生物系,并为清华大学生物馆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经费,甚至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也是在其资助下完成。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艺术方面,洛克菲勒家族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齐名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其中最大的推动和出资者是小约翰的妻子艾比·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 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

这位出生在希腊罗德岛的女性,从小接受优良的教育,对艺术有极佳的判断力。但夫妻二人的艺术观并不一致,这让艾比有些苦恼。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星夜》 梵高 1889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舞蹈》 马蒂斯 1910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那个年代,梵高、莫奈、塞尚和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乱流”,不为大多数博物馆所接受,而 MoMA 却正是以收藏这些“乱流”艺术品为主,某种意义上说,艾比的努力,对博物馆现代主义馆藏和艺术中对于“经典”的定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事实很好的印证了艾比的艺术观,MoMA 里的随便一件馆藏艺术品都可能是镇馆之宝。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大卫·洛克菲勒夫妇

艾比的艺术品味影响着她的孩子们,尤其是她的小儿子大卫·洛克菲勒( David Rockefeller )。

尽管小约翰也收藏中国的陶瓷和欧洲古典艺术,但他不主张孩子们亲密接触艺术品。艾比的态度则截然相反,她希望孩子们沉浸在一幅油画或一件陶瓷作品的美中,并且教他们对所有艺术形式敞开心扉。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格朗康海港》 乔治·修拉 1885 大卫·洛克菲勒夫妇旧藏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绽放的睡莲》 莫奈 1917 大卫·洛克菲勒夫妇旧藏

受母亲艾比影响,大卫从小就喜欢艺术。但与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年轻时的大卫同样没有自由的资金,更不用说大量购买艺术品。

直到与佩吉结婚后,夫妻二人仍是只能用少量的一些钱去购买艺术品。

后来,大卫自豪地说到,“我们最早购买的一些作品如今的标价已经是我们当初支付价格的 100 倍以上……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从投资的角度考虑来购买画作,但我们的艺术收藏品已经成为我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其中,就包括马蒂斯的著名作品《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 马蒂斯 1923

卖出 53 亿艺术品的洛克菲勒,到底是什么样的家族?

马蒂斯的《侧卧的宫娥与玉兰花》就曾挂于大卫‧洛克菲勒位于哈德逊松林大宅的客厅中

在佩吉与大卫的一生中,收藏了许多经典艺术品,它们被挂在家中的客厅里、书房中、走廊两侧...不过大卫·洛克菲勒每晚都会走遍家中每个角落,为每幅画作关掉上方的射灯。

这份细致,来自一个家族延续了百年的家风,这种品格同样体现在这个家族的事业上。

从创始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开始,他就给家族注入了一系列经营企业及管理家庭的理念,打破了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弊病,在这个家族里,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

对于这巨大的财富,第三代掌舵人大卫曾说,如果没有祖父和父母的明智之道,这些继承下来的财富就会成为一种诅咒,而不是福气。

100 多年过去了,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或许这才是主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