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連續四年銷量下滑,73歲的宗慶後想依靠社交電商扭轉失敗

娃哈哈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這個享受過收購的風光、忍受過被強並的屈辱後,一路堅挺,年銷售額直至1000億元人民幣,卻在2013年遇到了“中年危機”。此後,年銷售額持續下滑,四年時間,暴跌了327億元,短短四年時間,娃哈哈就暴跌了40%,人們認為娃哈哈的“中年危機”已經讓其翻不了身,

急於改革的宗慶後,用社交電商+保健品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的大數據壁壘,想讓娃哈哈再現當年輝煌。

娃哈哈連續四年銷量下滑,73歲的宗慶後想依靠社交電商扭轉失敗

隔行如隔山,娃哈哈貿然進入到一種全新的模式,陣痛一定會有,而成功率,一定也很低,在高增長的社交電商環境下進入,伴隨著也是高風險。

娃哈哈雖然每年都在推新,但新品生命週期都非常短,實現跨越式的增長。多年來,娃哈哈產品涉及奶粉、印刷、零售、機械、奶牛養殖、房地產、童裝等,但產業主力產品依舊是營養快線、AD鈣奶和純淨水。產品和品牌老化,缺乏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新產品,這是擺在娃哈哈和宗慶後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大刀闊斧的攜天眼晶晴進入到保健品行業,會不會又是曇花一現?

娃哈哈連續四年銷量下滑,73歲的宗慶後想依靠社交電商扭轉失敗

娃哈哈推出的天眼晶晴之前,已相繼推出了“福養粥”“清養粥”等系列養生粥、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保健型“輕之”八寶粥,而現在的“天眼晶睛”發酵乳,主要是面向的是青少年,目前青少年對眼睛的保護不重視,娃哈哈推出的這款產品或許正是符合當下的條件。

社交電商是鼓勵用戶去分享,在分享當中,將以前買買買的關係變成了強社交關係,不是單純的商家叫賣,而是朋友之間通過分享的方式,給朋友帶去自己認為對的產品。這對於商家來說,如何才能做到讓消費者主動去分享,成為了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我們想到社交電商,一定會聯想到微商,而微商的群體,大部分是以寶媽為主,他們對孩子的健康關注度高,甚至他們對娃哈哈都是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存在,再加上娃哈哈的大品牌作為背書,寶媽們對這款保健品的信任度,一定會超過其他微商產品。這正是娃哈哈把握到的時機。

娃哈哈連續四年銷量下滑,73歲的宗慶後想依靠社交電商扭轉失敗

2017年初,宗慶後指責互聯網不是“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根本不創造價值,矛頭直指馬雲提出的“新經濟”概念。現在73歲的宗老,也不得不放下身段,進入到互聯網經濟時代。

希望在社交電商發展火熱的時間裡,娃哈哈能蒸蒸日上,讓我們的民族企業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