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八景,萊蕪游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萊蕪地處泰沂山區中段,鍾靈毓秀,旅遊資源豐富,山、水、林、洞,峽、泉、潭、瀑,種類齊全。到目前,全市有20多處旅遊資源正在開發建設之中,已建成齊魯大峽谷旅遊區(包括房幹生態旅遊區、天上人家王石門旅遊區、黑龍潭景區、獨路林海草原遊覽區)、雪野省級風景名勝區、棋山、華山省級森林公園和萊蕪戰役紀念館等二十處景區景點。其中房幹生態旅遊區和萊蕪戰役紀念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眾多景區裡面,“萊蕪八景”最為知名,你知道是哪八景嗎?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1:龍潭星現

位於萊城西北80華里處,有座照壁山。這裡山巒起伏, 群峰聳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山腰有龍王祠遺址, 祠下是“臨絕澗漳”。流水彙集龍潭,清澈如鏡。山光樹影搖曳水中,似九龍嬉水,神奇幽興。龍潭邊,照壁下,樹散涼氣,草生冷風,石壁高聳,光線幽暗,不見天日。坐崖下,仰望蒼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氣晴和,繁星亦清晰可見,故稱這一大奇觀。“龍潭星現”即由此而得名。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2:汶水西流

悠悠汶河,發源於源山,由東、北兩大支流彙集而成。 她滔滔東來,滾滾西去,縱貫萊蕪,流向泰安,再與東平湖、微山湖合為一股,蜿蜒數百里,最後入黃。正是這條歷史上有名的汶河,孕育了兩岸迷人的景緻醇厚的風情和燦爛的文化,她是一部讀不完的史詩,一幛閱不盡的畫廊。汶河美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各呈其姿。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3:宮山夕照

宮山,原名新甫山,盤踞於新泰、萊蕪之間,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抱,狀似盛開的蓮花,故又名宮山、蓮花山。因漢武帝曾來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宮,故名“宮山”。又稱“小泰山”。巍巍宮山,氣勢磅大。若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起伏,層巒迭翠。山下是毯杖壑,西面是水寨溪與五雲洞,北面是深不可測的千人洞,美景奇觀,盡收眼底。群峰峻嶺之中,有一古剎“騰雲寺”,這裡有石獅、石碑、石塔,廟堂殿閣,錯落有致,加之松柏蔥翠古木參天,山巒互抱,雲水相接,好不壯觀。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4:仙人遺蹟

出萊蕪發電廠南門,沿路南行二百米,路西有條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溪溪谷底青石如鋪,石面平闊。站在路上即可看見古樸遵勁、超凡脫俗的“仙溪”兩個大字。自此再沿谷而上,神奇的仙人足跡與仙女拖帶劃出的石上隙痕便次第入目。這是便是為世人傳頌的“風嶷仙蹤”。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5:二洞雲連

二洞,一為伏龍洞,又名狂狐洞,位於城北兩華里處的礦山中,洞中朝北,直入南去,深不可測。一為朝陽洞, 因洞內常有白色蝙蝠朝南,洞內凸凹不平,蜿蜒崎嶇。洞前約有百米平臺,並護以短垣。站在此處,極目遠眺,四周重巒疊嶂,佳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每逢陰雨之季,伏龍、朝陽二洞同時生雲,南雲飄飄北去,北雲悠悠南來。兩雲空中相接,陰陽相吸,合為一體, 即降甘霖,堪稱一大奇觀。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6:蒼峽雷鳴

蒼龍峽位於高莊鎮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峭巖如劈,似高牆矗立。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明朝亓詩教曾在這裡築亭臺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飢齋”。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岩石刻,如“醉石”“待月”、“雲窩”、“桃林”等。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柔相濟,變幻無窮;還有的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7:礦山呈瑞

礦山,位於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但其丰姿秀色獨特。山上松柏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 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英才薈萃文韜武略棟樑多”。

萊蕪八景,萊蕪遊必到之地|萊蕪旅遊

景點8:棋山柯爛

棋山,坐落在萊沂邊境。南望峰巒起伏,宛若臥牛, 山陰絕壁懸,如萬馬奔騰;西面,汶水倒流,似銀蛇折行。棋山有兩峰,慣稱“南大頂”、“北大頂”。 “南大頂”上有“望海石”。立其上望旭日東昇,可見遠處銀光似波,據說這是望到了東海。望海石西面的懸崖處有一石洞,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雪蓑洞”。據說明代遊士雪蓑沲鑑棋山時曾居於此洞,故而得名。棋山北大頂,是棋山的額頭,現今山頂存有民國初年當地百姓為御防土匪而築的山寨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